臺上的“黃寶妹”與丈夫吳華芳正在討論是否要去啓東協助開辦聚南棉紡廠,臺下的原型——“七一勳章”獲得者、新中國第一代勞模黃寶妹聚精會神地看着,不時跟着熟悉的唱段輕哼幾句。
滬劇小戲《紡織仙女》日前作爲壓軸節目亮相上海市優秀民營劇團展演小戲節目專場。演出結束後,文慧滬劇團團長王慧莉拉着91歲的勞模一起,兩個“黃寶妹”留下合影,“造型很漂亮”,臺下的黃寶妹笑盈盈地稱讚。
爲了更準確地向觀衆傳達黃寶妹的勞模精神,激勵更多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們,文慧滬劇團四次前往黃寶妹家中,用嚴謹認真的創作態度來打造此劇。小戲《紡織仙女》發揮了滬劇善於抒情的特點,着重刻畫黃寶妹和丈夫吳華芳之間的夫妻情深,講述了退休後的黃寶妹自請去啓東幫助籌建紡織廠,吳華芳起初對黃寶妹這一次的決定提出了反對,而在兩人一番推心置腹的溝通後,吳華芳決定自費陪伴黃寶妹前往外地,讓她繼續安心當好一名“紡織仙女”。
“以前我們廠裏有各種戲曲小組。”從青年時期開始,愛好文藝的黃寶妹就是一名戲迷,與滬劇一代宗師丁是娥和劇種泰斗邵濱孫都私交甚好。提起滬劇名段“蘆葦療養院”“辦喜事”、越劇的“盤夫”“我家有個小九妹”,她都如數家珍。黃寶妹還記得過去每週四的休閒時間,她會和朋友們一起唱歌、唱戲,“有些人不會,我就帶着他們一起唱”。
除了《紡織仙女》外,打擊樂《戲·鼓》、崑曲摺子戲《百花贈劍》、滬劇小戲《一張米票》《陌上心曲》、相聲《馬小樂的“食指”和“拇指”》、舞蹈《遊吳越》先後在展演中亮相。據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表示,小戲節目始終是民營劇團紮根基層的強項,短小精悍、形式多樣,便於演出,深受廣大觀衆的歡迎。(記者 王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