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考》於近日播出,該劇講述了發生在2020年的高考故事,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特殊高考,要同時面對疫情和自然災害的雙重考驗。《大考》不可能做到像《少年派》那般歡脫講述高考生活,但它也沒有被嚴肅沉重的現實議題壓垮,而是通過紮實的框架、豐滿的人物、喜感的輔助,交出了關於學生大考、家庭大考、社會大考的答卷。《大考》做到了有格局、有溫度、有細節。
記者 劉雨涵
撥開烏雲
電視劇《大考》是根據真實事件創作而成,故事發生在2020年,全國高考因疫情推遲了1個月,而安徽歙縣面臨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嚴重積水,大量考生無法趕到考場,於是歙縣考區又將原定7月7日進行的考試延期至7月9日舉行,《大考》便是以安徽歙縣2020年高考爲故事藍本。據主創透露,該劇的靈感來源是2020年夏天走紅網絡的一張照片:一名身着紅衣的女孩在衝出考場的瞬間高高躍起,跳出“一字馬”。這一跳引發了主創思考:定格照片的背後,是一段怎樣迎難而上的昂揚青春,她翻越了多少坎坷?這一跳背後,又濃縮着全社會怎樣的付出?於是,一個凝結着學生、家長、學校等不同羣體的故事就這樣徐徐展開。
《大考》的主人公是皖徽省金和縣的6名高三學生,早上6:15就在背書、激情昂揚的高考誓師大會……那種考前時不我待的氛圍充斥着他們的生活。新冠疫情的突然來襲打破了備考的常態,在高考前200天的時間裏,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被捲入了一條特殊的軌道。上網課時狀況層出不窮,日常的快遞漸漸停滯,家長留守家中全天候盯梢,意外的發熱引發一系列的混亂……貼地飛行的劇情,無論對於疫情初期還是高三生活的描述,都讓觀衆感到十分真實,增加了親切感。
6名學生的高考,同時也是對他們背後6個家庭的考驗,《大考》不僅是一部青春校園劇,同樣也是一部家庭倫理劇。學校和家庭並重的雙線敘事,與《少年派》的創作手法相似,而且《大考》也加入了輕喜劇的元素。首先是周家,胡先煦所飾演的周博文與王驍所飾演的父親周美仁,上演了00後學霸兒子管教80後廢柴老爸的故事。周美仁是個典型的“網癮中年”,而周博文先是威脅老爸刪掉他的遊戲賬號,後又半夜偷拆老爸電腦的內存條和顯卡,周美仁只能認慫,被兒子拿捏得死死的。身爲“富二代”的潘小宣也有一個不靠譜的父親,爲防病毒,潘爸送兒子防毒面罩,管教方式就是“給你零花錢”,校長打電話告狀“再不管就上天了”,結果兒子和父親口徑一致地回答,“不能,我買不起飛機”。
不刻意煽情,不炮製焦慮,《大考》給籠罩在高考和疫情之上的沉重氛圍撥開了烏雲。
社會圖譜
李庚希所飾演的田雯雯,是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少女,靠自己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父親打電話來告訴她不幸得了新冠,田雯雯只能獨自默默流淚承受,李庚希的表演很好地詮釋了角色的隱忍,與她之前在《小歡喜》《二十不惑》中直爽叛逆的少女形象截然不同。
榮梓杉飾演的吳家俊,又像《隱祕的角落》中的朱朝陽一樣,遭遇了一位令人窒息的母親。個性強悍的母親望子成龍,“你不知道我爲你好嗎”是母親的口頭禪。爲了不影響孩子高考,她讓當警察的吳爸在外面睡覺,當供職的酒店被作爲隔離專用,她立馬辭職,因爲不能影響兒子高考。她不讓兒子鎖門,認爲“母子之間沒有隱私”。當吳家俊表示想要參加藝考,母親卻將他的參賽畫作一筆毀掉,逼得吳家俊說出“你連後媽都不如”。
《大考》中不僅展示了6個家庭樣本,還通過兩所中學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一中校長王本中是鐵血手腕,認爲教育的三套法寶就是“嚴明紀律、緊迫教學、題海戰術”。而四中校長史愛華則堅持自由發展,面對遲到的學生,他非但不責難,還會幫忙找藉口、打掩護。同時,兩位校長又是翁婿關係。在縣城的人情社會中,《大考》凝練着錯綜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
該劇導演沈嚴有多部代表作品,包括《天盛長歌》《我的前半生》《中國式關係》《流金歲月》《天才基本法》等,而藝術總監申捷擔任過《雞毛飛上天》《白鹿原》等熱播劇的編劇,可謂強強聯手。主創團隊藉助特殊時期的高考故事,將學生成長、教育理念、家庭關係、抗疫工作等熔於一爐,展現出全社會在困難面前的奮鬥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