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誠直白的刻畫
《三悅有了新工作》是國內首部聚焦“95後”遺容化妝師的治癒成長劇。這部劇從女主角趙三悅的視角,用非常細膩、豐富的情節,刻畫了一個年輕遺容化妝師的個人成長,且在女主角的成長過程中,帶領觀衆見證人情冷暖、人世百態,探討生死議題,傳遞情感的力量。《三悅有了新工作》之所以口碑不俗,最關鍵的是該劇非常坦誠、很細節化,非常真實地呈現了喪葬從業者眼中的世界,主角人物塑造成功,又通過大量羣像人物,多角度、多側面地探討了生死話題,用衆生羣像引發最大共鳴。
從行業劇、職場劇的視角來看,《三悅有了新工作》通過大量的細節刻畫,成功呈現了從業者的職業現狀和職業困境,試圖讓更多觀衆放下偏見,去理解這個特殊的行業。比如,打車上班的趙三悅從來不敢直接說目的地,每次都在殯儀館對門的麪館下車;趙三悅的同事們從來不參加朋友的婚禮,也從來不與別人握手;殯儀館的女主持人漂亮可愛、多才多藝,但兼職彈鋼琴也會因身份忌諱而被辭退。對他們來說,租不到房子、不被家人理解、被人用異樣眼光打量就是家常便飯。就像劇中三個年輕女孩說的一樣,殯儀館內工作的人明明不偷不搶,乾的是靠自己手藝喫飯的正當行業,卻處處遭人嫌棄。這部劇花了非常多的筆觸來描繪殯葬行業從業者的困境和冷遇,力求能消融大衆對這個職業的偏見。就像這部劇所說,“遺容化妝師是死亡的擺渡人”,應像其他職業一樣,得到應有的尊重。作爲職場劇來看的話,這部劇很成功。
從探討生死這個宏大議題來看,這部劇也在追求更具話題性、更能讓大衆產生共鳴的故事,且非常直接、直白地呈現殘酷的死亡,引發觀衆的共鳴和思考。該劇第一個故事就講述一對父母爲了生兒子,把已經幾歲大的女兒遺棄,結果數年後接連承受兒女雙雙死亡的沉痛故事;另一個故事中,丈夫久久走不出妻子死亡帶來的痛苦,導致女兒自殘。這些生死故事都很有解讀空間,也引發思考。其實,探討生死議題的醫療劇非常多,《三悅有了新工作》對於這個主題的探討,也離不開臨終關懷、突發死亡等備受關注的相關議題,但整部劇用大量的故事串聯起對生死主題的豐富性呈現。若說缺點的話,該劇在探討生與死的話題時,太過追求金句和道理,有少部分“說教”到了畫蛇添足的程度。但總體來說,這部劇是難得的小衆精品。
小衆題材的價值
當下的影視劇在不斷地追求新故事、新主題和新視角,殯葬行業這個冷門的創作主題也一定程度上成爲“香餑餑”。
今年口碑、票房雙豐收的電影《人生大事》,就突破這個主題,創作出了佳作。待上映的大鵬執導的電影《保你平安》,以及胡歌主演的電影《不虛此行》,都是該類題材影視作品。《保你平安》講述昔日大佬中年落魄,靠賣墓地爲生,他的某個客戶“入住”後,墓地捲入一場謠言風波,面臨被“強拆”,落魄大佬隨即展開真相調查……電影《不虛此行》講述了一個“掉隊”的編劇偶然開始以撰寫悼詞爲生,在與各色普通人的相遇裏,主人公慰藉他人,也獲得了溫暖,最終找到自己人生方向的故事。
涉及生死題材的作品常拍常新,比如日劇《非自然死亡》通過法醫視角去探索生死大事;日劇《人生刪除事務所》通過“電子遺物”講述與死亡有關的人生百態故事;韓劇《我是遺物整理師》改編自現實中的遺物整理師的散文集,通過遺物回溯亡者的人生故事,治癒活着的人。遺容化妝師、遺物整理師在東亞文化中,跟入殮師一樣,可能是一種“晦氣”的職業,但這些作品大多借助這些特殊職業人,講一個個溫暖的故事,重新審視生死、人性與愛。在這類題材影視作品中,愛的溫度永遠都會超越死亡的恐懼和冰冷,不斷地提醒人們好好對待生,正確理解和尊重死亡,體會到生命存在的價值。
隨着這類作品越來越多,就會改變大衆對“殯葬題材晦氣”的認知。這類作品多了,也就提升了冷門題材的市場價值,實現這類題材作品的更大傳播價值。
正在播出的《三悅有了新工作》,是聚焦殯葬行業、探討生死議題的小衆高口碑劇。“死亡”“喪葬”等話題,是很多人的禁忌和避諱,但今年卻有越來越多的影視劇聚焦這一冷門話題,不斷推出佳作,提升了這一小衆創作題材的價值。(記者 師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