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獎”“金鷹獎”提振創作信心

近日,“飛天獎”“金鷹獎”獲獎名單持續引發熱議,多部口碑熱度兼具的電視劇佳作獲獎,去流量、尊重創作本身的評判標準獲得了觀衆的高度認可,也爲未來影視劇行業發展提振了創作信心。

用好故事打動觀衆

《山海情》《覺醒年代》《功勳》《人世間》等主旋律佳作在播出期間屢屢引發收視熱潮並掀起相關的話題熱議,這種頻頻出圈的現象也引發了業內專家的關注與思考。

《警察榮譽》出品人、華視娛樂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EO趙毅在談到創作重大題材作品時表示,“重大現實題材之所以重大,是需要我們給觀衆留有精神價值和內核力量。我們要相信觀衆,真的把情感做飽滿了,把人物的豐富性、生動性、真實性、細節性做到位,觀衆會喜歡的。”編劇馬繼紅認爲,重大現實題材的可看性已經不再是問題:“近年來很多重大現實題材電視劇都在收視率上表現很好。衡量一部電視劇,不是看你寫的是什麼題材,關鍵是寫的人物能不能深入人心,和觀衆達成一種共識和共情。”

真正優秀的主旋律作品一定是貼近人民、貼近生活的。只有真實地表現出人民的喜怒哀樂,真誠地描繪人民的生活夢想,才能夠找到和人民同頻共振的方式,作品才能真正有力量。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戴清看來,主旋律電視劇創作,必須掌握寫什麼、誰的生活、怎麼寫的能力,要從情感態度與價值立場出發,寫經得起觀衆考量的藝術真實。要寫思考、釀造、提煉的生活,不要寫瑣屑的平庸,不要寫惡劣的個性化。好的重大主題創作,不是調研報告式的概念圖解,也不是平鋪的平庸展覽。

讓精耕演技變成常態

本屆“飛天獎”和“金鷹獎”也讓更多優秀的實力派演員被認可、被看見。

獲得“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的熱依紮在《山海情》中出色演繹李水花一角,儘管戲份不多,但她“裹挾着泥土氣息的表演風格,將人性深處的真善美外化得可親、可愛、可敬”;演員王雷在《功勳》中僅有6集戲份,但他“以厚積薄發的表演功力,爲一代戰鬥英雄傳神寫貌,讓人物在平凡中透射出偉大,在樸素中蘊含着崇高”。今年大熱的《人世間》包攬了“金鷹獎”最佳男女主角獎,也真正踐行了“金鷹獎”從人民中來,迴歸“人民文藝”的宗旨。

表現“人民的文藝”需要“人民的演員”,如何纔是一名“好演員”?正如演員吳剛在《出發!夢想的征途》主題演講中所言,表演是絕不敷衍,是傾盡全力,是堅持“一人一格”,力求每個人物都能有特點、有骨血、有個性,都能立得住、站得穩、演得真。而好演員則是讓觀衆忘掉個人、記住角色,用真誠和反覆琢磨來塑造創作。他還表示:“初心是不去追求流量而去積攢能量,不去在乎人氣而是要守住正氣,不去爭奪番位而是彰顯品位。不要所謂的主演光環,而要讓精耕演技變成影視行業的常態。”(記者 張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