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着老旦行當30年,侯宇京劇唱片亮相上海

“這張專輯既是對恩師的告慰,也是我京劇生涯的一個逗號,未來可期。”北京京劇院青年老旦名家侯宇說。昨天下午,京劇唱片《清音雅韻——侯宇京劇老旦唱腔精選》記者見面會在復星藝術中心舉行,共收錄《對花槍》《金龜記》《目連救母》《八珍湯》《罷宴》《朱仙鎮》《楊門女將》《徐母罵曹》等經典老旦劇目中的16個核心唱段,凝聚着侯宇從藝30年的藝術積累。

侯宇出生於梨園世家,3歲開始學習京劇藝術,14歲考入中國戲曲學院,2006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便進入北京京劇院工作至今。一路上,因爲外形條件更偏向青衣,不少梨園前輩都勸她“改行”,但她始終沒有忘記最初的興趣,執着於老旦行當30年。

《清音雅韻》歷時四年打磨,所收錄的多個不同板式、不同韻調、不同風格的唱段全面展現了侯宇在老旦唱腔方面的藝術風采。如今的成績離不開老師們一路的呵護,侯宇至今仍記得已逝恩師、京劇表演藝術家李鳴巖在錄音棚親自指導示範的日子。“老師那時候身體已經不太好受,但依舊帶着我唱了《目連救母》和《徐母罵曹》中的三段,這些唱段也是對老師永遠的紀念。”

這張專輯凝聚了多位大家的心血,京劇表演藝術家趙葆秀與鄭子茹都爲侯宇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建議。作爲《對花槍》的原排演員,鄭子茹聽完侯宇的唱段,會心地對她說道:“誰能唱成你這樣。”簡簡單單一句話讓侯宇深受鼓舞,“雖然老師常常批評我,但這句話我一直放在心裏”。錄製唱片的過程也是一次對藝術精益求精的過程。“當我的聲音和聲腔被細膩記錄的同時,也會暴露出一些瑕疵。有時唱小了,有時唱過了,要像大師一樣唱得恰到好處又韻味十足是我努力的目標。”

唱片的錄製集結了北京京劇院青年團的優秀樂師,京胡伴奏由資深琴師王福隆領銜,全程帶領樂隊進行錄製,他與鼓師馬帥等藝術家精誠合作,以精湛嫺熟的演奏技藝提升了侯宇的聲腔感染力和表現力,爲其演唱藝術增色。

創排於上世紀80年代的《對花槍》開創了“文武老旦”這一京劇行當,堪稱是第一齣老旦的情感大戲,是京劇老旦行當中里程碑式的經典劇目。侯宇曾帶着這齣劇目來過上海,“老旦挑大樑的機會不多,但上海觀衆的熱情和支持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此次專輯中共收錄了《對花槍》中“我的家祖居南陽地”“叫孫兒你與我速備紙硯”“空盼望氣難忍我好心傷”三段精彩唱段。除了演唱老師教給自己的傳統骨子老戲外,侯宇在唱段中也加入了突破,《朱仙鎮》中的“十六載陷金邦無限悲憤”便是她新的嘗試,“這是王玉敏先生的代表作,我想根據他的唱腔試着用自己的聲音詮釋這一段。”

身爲一名青年京劇人,侯宇期待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更多人愛上京劇。在遵循老旦行當表演程式的前提下,她不斷嘗試各種跨界挑戰:在社交媒體平臺拍攝製作“侯宇京劇知識小課堂”、參與設計創作、翻唱經典曲目,用當代觀衆喜愛的方式傳播京劇藝術,讓更多人開始關注傳統文化、喜歡京劇、走進劇場。“伴隨民族自信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關注到了傳統文化藝術,我會繼續用心詮釋京劇的意蘊美、哲學美、內涵美,引領更多年輕人走近京劇,熱愛屬於我們自己的國粹。”

據悉,侯宇明天還將在捷豹上海交響音樂廳舉行的《共赴美好公益盛典》音樂會中演出《楊門女將》之“哪一陣不爲江山不爲黎民”選段。(記者王筱麗)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