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N代背後:依託強情緒的脫口秀正在求變

“每年參加《脫口秀大會》就像每年參加高考一樣,每年都不容易,今年格外的困難。因爲我們是按上海高考考點準備的,一考發現是山東卷,很難拿高分啊。”龐博在《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總決賽的舞臺上感慨。這個段子既是講給脫口秀舞臺上持續創作的脫口秀演員——幾年來高密度輸出高質量段子幾乎可以消耗一個脫口秀演員所有的素材積累;也是講給走過五季的《脫口秀大會》自身——珠玉在前,觀衆對於節目內容和形式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可以看到,所有“綜N代”的綜藝都會不可避免地在某個時刻陷入低谷,但總有些“綜N代”可以抓住該類型綜藝的本質,爲節目找到繼續保持活力的未來。對於《脫口秀大會》來說,保持常青的祕訣或許就在第五季的舞臺上:帶有真實底色和煙火氣的素材、用幽默和“冒犯”解構生活的段子,以及敢於改變和創新的舞臺。

“一地雞毛”的生活很幽默

今年《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的口號是“每個人都能快樂五分鐘”。事實上,在娛樂化內容消費風靡的當下,人們接收的信息越來越豐富,但是單純的快樂越來越難了。在這種環境下,如果有什麼內容可以挑動觀衆的神經,大概只有以真實生活爲底色進行創作,可以喚起羣體共鳴。

評論家韓浩月曾指出:“在剝離個人經歷之後,個體能否對社會與人性有持續的巧妙洞察,才決定其脫口秀之路走多遠。”只有對真實生活進行細緻地觀察和思考,才能贏得觀衆的關注,才能讓《脫口秀大會》一直保持着鮮活。

因此,《脫口秀大會》的舞臺上,可以看到鳥鳥在舞臺上描述她的租房生活,感慨自己的過於謹慎的獨居“很像一個特工,雖然沒有很多本護照,沒有一箱現金,但行爲極其神祕”“代號是張先生,接頭暗號是‘放門口就行’”;也可以看到呼蘭爲了第五季的決賽素材去趕集被當作賣羊湯的,感嘆節目應該叫“脫口秀大集”“每位脫口秀演員都可以擺五分鐘的攤”。

還可以看到,《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中透着對生活的思考。在呼蘭看來,他開發智能喜劇,“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無怨無悔”,覺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滲入生活讓人生氣又上癮,但也只能屈服,因爲還要省下時間“在科技與人文的十字路口裝神弄鬼”。在龐博看來,每個人都活在真人秀鏡頭的注視下,就像用放大鏡看一隻螞蟻,在別人驚呼“快看,他火了他火了”的時候,這個被注視的人也走向了消亡。

就像網友點評的一樣:誰說脫口秀演員不用“走基層”?困在自己的天地裏“閉門造梗”無法表達出深度和銳意,輸出的內容也只會停留在那五分鐘裏,無法真正引起大衆的共鳴。

解構生活可以成爲“精神解藥”

“脫口秀火了”是近年來觀衆對這種喜劇文化的認知。脫口秀破圈的原因或許很簡單——解構現實生活。在社會的高速運轉下,人們或多或少經歷着壓力和焦慮。正是因爲這樣,人們才厭倦了說教和空中樓閣,希望看到有趣的表達和宣泄的出口,並從中汲取共鳴和力量。

這也是《脫口秀大會》一直在做的。一方面,《脫口秀大會》第五季成爲了觀衆的“互聯網嘴替”,替大衆吐槽了普通人關切的生活,並從中找到一絲安慰。鳥鳥會在舞臺上談論“社恐”,談論女性獨居,談論對生活的態度,她和很多人一樣在生活中起伏,認爲自己的人生只有“中悲,大悲,超大悲”,但也因爲鬧鐘響後選擇“5分鐘後提醒我”而感受到快樂,得出“快樂其實很簡單”的結論。《脫口秀大會》所做的就是這樣的“精神解藥”,替觀衆排解情緒,安慰觀衆的焦慮。

另一方面,《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也通過舞臺,替大衆自嘲了生活的窘迫,也替觀衆與自己和生活和解。人們常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脫口秀大會》第五季出圈的段子往往是脫口秀演員們悲痛的人生經歷。黑燈在舞臺上談論自己的疾病,徐志勝談論曾經遭遇的校園霸凌,楊笠、小佳談論親人離世。這些悲痛的經歷並不會因爲《脫口秀大會》而從此消失,也無法獲得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但是它可以給觀衆提供一種“脫敏治療”的思路——正視痛苦,放下過往,與自己和解。

王爾德說:“所有人類的重大問題都有一個共同點——沒有點幽默和瘋狂是沒辦法解決的。”幽默沒有辦法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至少可以讓人們短暫地感到痛快,有了這份痛快,纔有更多的勇氣去擔負生活的壓力。

求變求新成爲“綜N代”活力源泉

無論是真實生活取材,還是用幽默解構生活,都可以大致推斷出,《脫口秀大會》可以常青的祕訣或許是“強烈情緒”——捕捉到當下人們的情感訴求,並以觀衆最需要的情緒價值作爲反饋。

發展到第五季,《脫口秀大會》輸出的內容已經不單純是“冒犯的藝術”了,而是一種正向的價值引導。第五季節目打出“每個人都能快樂5分鐘”也是基於這種正向的快樂價值觀。正如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科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胡正榮評價《脫口秀大會》第五季時認爲:“通過這樣一個社會通道能讓普通人去表達,並且收穫快樂,是很難得的一種機制。”

笑果文化聯合創始人、CEO賀曉曦也表示,喜劇能爲人們提供非常多的正向情緒價值,幫助大家緩解壓力、釋放焦慮;其次,脫口秀亦可以講述中國故事,爲大衆提供一個展示健康陽光生活的平臺。

與此同時,《脫口秀大會》第五季的多元性讓其有了更多的可能。可以看到的是,第五季節目吸收了各行各業的新人,如從“00後”樓長到58歲退休大媽,從外賣小哥到外科醫生等,這爲脫口秀的議題增添了更多新鮮的解讀方式,拓寬了脫口秀的表達維度和邊界。同時,第五季節目還湧現了不同的喜劇形式,如漫才,爲脫口秀提供了借鑑和參考。

騰訊視頻節目內容製作部、七盎司工作室負責人 、《脫口秀大會》第五季製片人白洪羽認爲:“綜藝創作中各種元素的融合其實是雙向奔赴的過程,不只是脫口秀努力接觸多元文化,同時也是各圈層表達者用脫口秀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態度,雙方共同拓展創作的邊界。”多元形態的不斷湧現,讓脫口秀有了更多可能和繼續挖掘的空間。

誠然,脫口秀行業切中了時下大衆的情緒訴求,趕上了多元文化碰撞的好時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2021全國演出市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脫口秀市場全年商業演出場次1.85萬場,票房收入3.91億元,比2019年增長50%以上。

然而,繁榮之下依舊存在隱憂。隨着《脫口秀大會》走到第五季,觀衆對於脫口秀的認知越來越高,對錶達和情緒的需求越來越大,對於賽制、演員、段子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在這個基礎上,近年來,脫口秀相關節目不斷湧現,節目的競爭加大。對於《脫口秀大會》一類“長壽綜藝”來說,求新求變是保持活力的唯一辦法。

對此,《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作出了應對。白洪羽認爲:“《脫口秀大會》第五季主要有三大升級:第一是參與面貌,節目深入到整個社會的‘毛細血管’,各行各業、各個圈層的人在節目中將身邊事表達出來;第二是賽制設計,通過‘天花板賽制’去激發脫口秀演員的創作能力;第三是創作思路,當前社會歡樂和笑聲越來越成爲用戶的剛需,能爲用戶提供更多的歡樂成爲節目更直接以及更重要的目標。”

可以看到的是,《脫口秀大會》這個IP正在不斷地自我升級,且保持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已經有了極具活力的“綜N代”的模樣。(文/李濛)

(來源:北京日報 2022年11月18日 第8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