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場“鼓韻聲聲南北情──2023新年鼓曲晚會”在天津市曲藝團官方抖音號直播,吸引35萬人次觀看。市曲藝團的直播間已不是第一次這麼熱鬧了,自開啓直播以來,來自天南海北的觀衆經常相聚在這裏感受傳統曲藝魅力。新的一年,市曲藝團將繼續深耕直播,利用網絡讓傳統曲藝擁有新的表達。
傳統經典加新創精品 吸引國內外“粉絲”
隨着網絡直播的興起,許多傳統藝術紛紛走向線上。2021年,市曲藝團開始涉足網絡直播,並不斷輸出優質內容。紀念駱玉笙先生逝世二十週年專場演出,老中青少幼五代演員同場獻藝展示駱派經典,同時穿插名家訪談,讓觀衆瞭解大師故事。還有多場雲上曲藝鼓曲專場,曲種豐富,曲韻悠揚。去年12月31日直播的新年鼓曲晚會更是名家薈萃,京韻大鼓、梅花大鼓、河南墜子、蘇州評彈、四川清音、揚州評話、紹興蓮花落等南北曲種集合,節目既有傳統經典,也有新創精品,收穫觀衆好評。
據介紹,從專題演出到青年演員擔綱主播的常態直播,市曲藝團至今已進行了數十場線上直播,總觀看人次超百萬。除了天津本土觀衆,還吸引了來自北京、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山西、廣東等地乃至國外的“粉絲”。
曲藝遇上網絡 是挑戰也是機會
傳統藝術從線下到線上,並非直接搬運這麼簡單。參與直播的曲藝團青年演員覺得,網絡直播不同於劇場演出。在劇場裏,演員基本上都是直接表演,與觀衆的互動性不強,而網絡直播的一大特性恰恰是與觀衆細緻的互動。所以,在剛接觸直播時,如何和網友更好互動成爲演員急需突破的難關。
舞臺不同,思路也要轉換。隨着不斷實踐、探討,青年演員總結了不少經驗。他們表示,在直播中,不僅要把節目表演好,還要想辦法拉近與觀衆的距離。讓觀衆瞭解曲藝的藝術魅力,同時在直播中展現演員的人格魅力,這二者相互帶動、相互促進。直播帶來的考驗和挑戰,也是推廣天津曲藝、塑造麴藝在新時代中新形象的機會。
看錶演聊軼事推非遺 常態直播有新計劃
最近,市曲藝團正在精心策劃新一年的常態直播內容。相關負責人介紹,爲了實現更好的直播效果,市曲藝團陸續置辦了很多硬件設備,直播間也已打造完成。今後的常態直播計劃每週舉行多次,圍繞市曲藝團現有的藝術種類進行全面推廣。直播內容上,除了鼓曲、評書等各類節目表演外,還會跟網友聊一聊曲藝軼事。同時,市曲藝團在藝術創作中產生的優秀作品,也會通過這個平臺進行展示;另外,還計劃進行非遺項目的推廣,比如一起欣賞非遺項目的經典作品,再由演員講述這個項目的知識、歷史、人物,這樣既有普及性,又有觀賞性、娛樂性。市曲藝團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傳統曲藝的網絡新表達,繼續擦亮天津市曲藝團這塊金字招牌,守正創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記者 劉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