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現實題材劇集不斷湧現,聚焦行業發展態勢與運行規律、關注不同職業特點的職場劇,成爲影視藝術創作者鍾愛的題材。歲末年初之際,職場劇依然百花齊放,其中既有講述律政故事的《愛的二八定律》,聚焦飛行員職業的《向風而行》,也有將中年人奮鬥故事搬上熒屏的《縱有疾風起》,還有反映社會治理的《縣委大院》等。在影視創作新風下,國產職場劇觸及的職場範圍更廣、更專業,也涉及了更多的時代內涵,與時俱進地呈現現實生活。

不同職業透視着豐富的社會圖景

在創作日益規模化的趨勢之下,與職場、職業緊密相關的劇作正在發生新的變化。職場作爲一種核心敘事要素,不斷拓展着與之相關的類型化題材創作邊界。首先,以《縱有疾風起》《底線》《玫瑰之戰》等爲代表的職場劇在大體上傳承傳統創作模式的基礎上,將敘述視野向更廣闊的社會領域延伸。《縱有疾風起》劇集內容不停留在探討某種職業本身,更關切職場背後的待人處世和社會互動,呈現出其作爲現實主義題材的價值升維。

此外,一些職場劇的創作焦點不再囿於一角,不僅讓觀衆看到職業的更多可能性,也着墨於大衆經常接觸卻不甚瞭解的職業。2017年開播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通過急診室裏發生的各種搶救案例讓觀衆對醫務工作者有了更多理解;2021年熱播的《理想之城》圍繞主人公蘇筱建築造價師的職業身份展開,讓觀衆通過一部劇集得以管窺建築行業的職場生態;《麓山之歌》將鏡頭對準工人、工廠、工業,講述大國工匠的堅守與傳承;以鄉村振興爲背景的《縣委大院》,以平視視角勾勒出一幅“基層工作圖鑑”,也更具社會面的廣度和深度。

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青年教師湯嫣表示:“這些職場劇不僅在專業度上有所提升,而且在類型化敘事中更加立體地描摹出了社會的創新發展和時代的嶄新命題。劇集中日益豐富的職場敘事也正在釋放出對於社會圖景的更多想象空間。”

年輕化表達拉近與觀衆的距離

職場劇一直以來都是國產電視劇的熱門類型。優質的職場劇,在深度遵循現實主義創作規律的同時,通過年輕化表達方式和新穎的表現形式拉近與年輕觀衆的距離。

如在《警察榮譽》中,製作方通過接地氣、有煙火味的故事演繹和細節真實、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引發年輕觀衆的共鳴共情共燃。在這部劇中,一粥一飯的尋常街巷生活與一個個鮮活的警民形象交相融合,不僅呈現出一幅最真實的人間百味圖鑑,還展現出職場劇耳目一新的表達方式,成爲青年瞭解警察日常生活的媒介。

作爲開年新劇登陸北京衛視、江蘇衛視的《縱有疾風起》融合職場、商戰、情感等元素,描繪出當前快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和職場縮影,顯示出強烈的時代呼吸感。具體到創作中,這部劇的藝術表達可圈可點。輕喜劇色彩帶給觀衆詼諧輕鬆的觀劇體驗,在輕鬆的作品氛圍中向觀衆傳遞出“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的勇氣和力量。

在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李政看來:“職場劇的情懷,體現在對時代與人的觀照上。”

職場人物羣像凸顯奮鬥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全面開花的職場劇呈現了不同崗位奮鬥者的光芒。熒屏中關於職業理想與人生追求的故事也感召着屏幕前的觀衆。

《縱有疾風起》生動地勾勒出一幅創業羣像,面對資金、團隊、場地等一系列難題,主人公唐塵和夥伴們直面挑戰,不言放棄。在這羣不斷實現突破和自我成長的都市人身上,觀衆看到充滿正能量的向上精神。

在此意義上,劇中角色的奮鬥與成長賦予了屏幕前的觀衆正確的奮鬥航向。職場劇在真正實現挖掘職場生態,透析奮鬥圖景與人物命運的類型化創作破維上邁出重要一步,展現出了優質內容的影響力。從展現醫療行業紛紜百態的《關於唐醫生的一切》,到將女性成長融入職業圖景的《女士的法則》,越來越豐富的職場敘事也成爲觀衆體察時代發展的一道窗口。真實鮮活的職場劇則讓觀衆堅信,時代正在闊步向前,每個個體也正因爲時代浪潮的奔湧而奮楫爭先。(記者 牛夢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