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彭博社等外媒報道,高盛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美元正經歷數十年來最顯著的避險屬性弱化週期。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當美股下跌時,美元同步貶值的概率較過去十年飆升逾兩倍。政策不確定性、美國資產回報率優勢收窄以及資本流動轉向三大因素,持續對美元形成下行壓力。
高盛策略師Karen Reichgott Fishman和Lexi Kanter在研報中稱,儘管近期美元與風險資產的相關性已出現正常化跡象,但美元仍可能繼續表現爲"風險貨幣"。該投行建議外國投資者增加外匯對沖比例,同時建議美國投資者減少對日元、瑞郎、歐元等傳統防禦性貨幣的對沖敞口,以適應這一結構性變化。
市場數據顯示,美元避險屬性弱化已成爲新常態。截至7月初,美股與美元同步下跌的現象出現頻率較2014年至2024年均值高出兩倍以上。當週美股下跌時,美元同步走低的概率從歷史平均水平的16%躍升至33%。更令人擔憂的是,股票、美國國債和美元三者同時下跌的情況愈發頻繁。
高盛分析認爲,美元難以快速恢復傳統避險地位的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政策不確定性持續高企,從關稅政策到美聯儲獨立性等問題都存在變數;其二,資本分散化趨勢增強,美國資產回報率優勢減弱,促使投資者尋求多元化配置;其三,財政擔憂可能重新抬頭,債務問題若再現可能激活"利差擴大-美元貶值"的負反饋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