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7月16日電 記者手記|美國花旗參農的關稅煩惱
新華社記者徐靜 謝鍔
7月初,美國大部分地區迎來酷熱天氣。中西部威斯康星州中部的馬拉松郡卻微風徐徐,站在陰涼處甚至能感到一絲寒意,夜晚溫度通常在20攝氏度以下。
“這裏是美國唯一生產優質花旗參的地方。”威斯康星州花旗參農業總會副主席戴夫·舒馬赫驕傲地告訴記者。威斯康星州的理想氣候和土壤賦予了花旗參那種“真正濃郁的苦味,隨後又帶有一絲甜味”。
威斯康星州擁有125年花旗參種植歷史。成立於1991年的威斯康星州花旗參農業總會是非營利半官方機構,代表該州花旗參種植者的利益。七名董事會成員均爲花旗參種植者,受該州農業、貿易和消費者保護廳監管。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花旗參生產鼎盛時期,威斯康星州有超過1200名種植戶,花旗參年產量超過260萬磅(1公斤約合2.2磅)。“花旗參給這個地區,乃至整個威斯康星州帶來經濟繁榮。”舒馬赫說。
之後一切開始走下坡路。“我們的種植戶減少到現在的79名。未來兩年還會再減少12名。”舒馬赫有點沮喪。
伴隨種植戶的減少,產量也明顯下降。“(威斯康星州)花旗參產量現在只有約100萬磅,”舒馬赫說,“除非整體市場價格出現變化,否則未來產量可能進一步下降。”
威斯康星州花旗參生產面臨許多挑戰。過去幾十年,加拿大等國開始大規模種植花旗參,市場競爭加劇。天氣是另一大挑戰,比如2010年5月初,威斯康星州降下15釐米厚的雪,參田幾乎所有遮陽結構都被壓塌,大量花旗參缺氧致死。
關稅是該州花旗參種植戶面臨的最新挑戰。“(貿易戰)對我們行業最大的危害是不確定性。”2012年開始在馬拉松郡種植花旗參的姜銘濤說,花旗參從播種到成熟需要3到5年時間,但是“各種政策變化對我們的計劃有太多擾亂,我們做產業的最希望有序發展”。
威斯康星花旗參儘管知名度很高,但總產量只佔全球8%,單位產量不高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姜銘濤說:“貿易戰等於雪上加霜,造成很大的困擾。”
亞洲是花旗參的傳統消費市場。舒馬赫告訴記者,威斯康星州約80%的花旗參以各種方式銷往中國,“要麼直接大批量出口,要麼作爲禮物帶進”,“中國市場對我們非常重要,希望未來一切順利”。
美國許氏參業集團董事主席兼創始人許忠政在威斯康星州種植花旗參已經50年,經歷過許多風風雨雨。“這一次最嚴重,貿易戰對我們公司的影響非常大。”
因爲關稅,許氏參業集團銷售額下降,員工減少三分之一,40個農場中關閉了5個。
現年83歲的許忠政說:“(人員、產量)都在萎縮。當然,這同競爭有關,同關稅也有關係,還有產量也有關係。費用增加了,價錢沒有上漲反而下降,對我們行業影響非常大。”
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的40多年間,包括工資、肥料和原材料在內的花旗參生產成本漲了五六倍,但現在威斯康星州花旗參價格卻與上世紀80年代持平甚至更低。因爲少利可圖,人們越來越沒有興趣種植花旗參。
舒馬赫也有同感:“我父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種植花旗參時,我記得每磅能賣40美元。現在我們的批發價大概在每磅25到30美元左右。”
“那可是40多年前啊,價格比現在都高。每個人都知道過去四、五十年通貨膨脹的影響。這纔是挑戰所在,也是我們失去很多種植戶的原因。”
“自從有報道稱關稅嚴重損害花旗參產業後,現在更多人對威斯康星州花旗參有了瞭解。我們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關注。”舒馬赫自我解嘲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