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美對銅產品加徵50%關稅,對中國影響大嗎?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陳子帥 倪浩】本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公告,從8月1日起對進口的銅半成品和銅含量高的衍生品統一徵收50%的關稅。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分析認爲,這一“保護主義再加碼”的舉措,將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等美國鄰國造成直接衝擊,也可能對電動汽車、數據中心等美國本土高耗銅產業帶來反噬效應。

業內人士同時認爲,儘管中國是全球最大銅產品生產國,但由於貿易結構因素,中國受銅關稅影響較小。不過,美國此舉或將擾動全球銅產業鏈與價格體系,間接影響中國銅加工企業的成本結構。

墨西哥、加拿大或受最大沖擊

銅是電子、機械和汽車等多種產品的關鍵成分。媒體公開報道顯示,美國每年需求量一半的銅都來自進口。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報道,若美國出臺新的銅關稅,受影響最大的國家將是智利、加拿大和墨西哥。這三個國家是2024年美國精煉銅、銅合金及銅製品的主要供應國。

不過,由於美國本土精煉加工能力不足,作爲製造業關鍵原料的精煉銅不在此次徵稅範圍內。英國《金融時報》稱,儘管美國生產一些銅礦石,但其冶煉能力不足以生產足夠美國消費的全部精煉銅。此外,冶煉廠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建成,因此很難迅速用國內生產來替代進口的精煉銅。有外媒分析認爲,由於精煉銅豁免徵稅,智利和祕魯等精煉銅生產國的出口不會受到顯著影響,反而是一種“受益”。

銀河期貨銅高級研究員王偉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若對銅普遍加徵關稅,受影響最大的是智利和加拿大兩個國家。但如果是對銅半成品加徵關稅,佔美國精煉銅進口70%的智利所受的影響將大幅下降,但加拿大去年向美國除出口15.4 萬噸精煉銅(佔比16.6%)外,還向美國出口了15 萬噸銅材。“因此,美國的關稅政策對加拿大的影響比較明顯。”

另一位匿名行業專家3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由於精煉銅不被徵稅,墨西哥受到的影響將更大。這位專家列舉數據說,墨西哥對美銅材出口佔其銅材總出口的60%,其中銅線(佔美進口量的77.6%)和銅管(佔美進口量的21%)是主要品類。

“美國此次關稅明確覆蓋半成品銅製品,直接衝擊墨西哥北部邊境的加工產業集羣。”上述匿名專家舉例稱,墨西哥蒙特雷地區的銅線加工廠80%產能依賴對美出口,關稅實施後企業面臨兩種選擇:要麼承擔50%關稅導致利潤率從8%驟降至-3%,要麼投入2億美元升級設備以生產高附加值的汽車線束,但這需要至少18個月週期。

“銅關稅”對中國影響幾何?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銅產品生產國,2024年精煉銅、銅加工材產量世界第一。中國會受到美國銅關稅多大程度的影響?

美國智庫卡託研究所在近日的一篇分析文章中稱,有說法認爲美國加徵銅關稅是爲了應對中國在全球銅冶煉和精煉領域的主導地位,但這種說法站不住腳。該智庫引述數據稱,儘管2024年中國在全球精煉銅產量中佔比高達45%左右,但美國的精煉銅進口主要來自智利加拿大、祕魯、剛果和墨西哥。2024年,中國僅佔美國精煉銅進口總量的不到1%。即便是美國進口的精煉銅製成的半成品,中國的佔比也僅爲1%。

“(美國銅關稅)對中國影響非常小。”王偉分析認爲,2024 年美國進口銅管附件5萬噸,主要進口來源國包括中國、德國、越南等國,其中自中國進口量約1.4萬噸,也是目前國內唯一出口到美國量比較大的銅材產品。除此之外,中國很少有其他銅產品向美國出口。

不過,這位分析師認爲,美國這項新的關稅政策或將對銅市場供需造成衝擊,這可能會影響銅的全球價格,並進一步影響到中國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

全球銅貿易版圖或將“被永久性改變”

此前,特朗普曾在其社交平臺“真相社交”發文稱,“美國將重建銅業霸主地位”。據CNN報道,白宮稱加徵銅關稅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並表示總統特朗普“正在爲美國銅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以支持強大的國內銅產業”。

然而,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以及外媒分析認爲,美國對進口銅製品加徵關稅的舉措將對美國自身產生多維度衝擊。

據《金融時報》報道,在日前美國計劃徵收銅關稅時,企業高管就已經表示擔憂,分析師警告稱,這些關稅將威脅美國的關鍵產業,包括電動汽車、數據中心以及軍工產業。新加坡《聯合早報》引述分析說,雖然新關稅未涵蓋原料銅,市場原先擔憂的衝擊部分緩解,但仍可能推高建築、汽車及電子產品等依賴銅材的行業成本。

“在保護主義政策下,美國國內銅礦、鍊銅行業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刺激,但銅產品關稅會加大美國廣大銅消費行業的成本,抑制高耗銅產業正常投資,對美國消費者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稱。

美國加徵銅關稅的核心目的之一是推動製造業迴流,這一目標能否實現?王偉認爲,美國最終決定不對銅礦石和精煉銅加徵關稅,顯示其產業政策重心已轉向下游銅加工環節。也就是說,美國希望通過進口精煉銅等戰略性原材料,在本土完成加工並再出口,形成“原材料進口—本土加工—產品出口”的產業路徑。

“這一策略可能促使海外銅加工企業加大在美投資,進而幫助美國重建本土銅加工產業。”王偉表示,“但也意味着,美國主動放棄了精煉銅這一關鍵上游環節的本土發展機會。”

卡託研究所認爲,即便假設美國確實需要擴大國內冶煉和精煉產能、強化整體銅產業,也有充分理由懷疑關稅能否提供解決方案。與其加徵新關稅,白宮不如將精力用於解決阻礙美國銅產業擴大產能的國內政策問題。該智庫援引《華爾街日報》的報道說,在美國建設和獲批一座銅冶煉廠可能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繁重的監管負擔或許能解釋爲何美國的銅精煉廠數量從2000年的9家縮減至如今的 5 家。

上述匿名專家則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加徵銅關稅帶來的更深遠影響,是推動全球供應鏈加速向區域化方向演變。他提到,墨西哥已計劃將約20%的銅材出口轉向東南亞市場,而智利近年來則在尋求同中國建立“銅-鋰資源互換”機制。“這些調整可能永久改變全球銅貿易的流向。”該專家表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