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北京市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啓動會近日召開,旨在通過立法着力解決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長期照護等養老服務領域難題,推動建立健全分級分類、普惠可及、覆蓋城鄉、可持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
北京市民政局局長佟立志介紹,當前,養老服務仍然存在養老相關主體責任邊界不夠清晰、養老服務資源配置不合理、失能失智照護服務供給不足、安全監管存在短板等問題。“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長期照護是北京市養老服務領域的剛性需求,是社會各方面普遍關注的焦點和難點。”佟立志說,立法過程中,應加強失能、失智老年人養老需求調研,集中資源和力量,重點從完善養老服務資源供給體系、做好養老服務兜底保障等方面提出有針對性的制度措施,切實守住養老民生底線。
《條例》也將爲養老服務事業產業健康發展釋放紅利。佟立志表示,老年人養老服務與醫療健康服務、社區公共服務等工作結合緊密,相關社會需求也較爲強烈。目前,各部門、各系統出臺的相關政策、標準,仍存在不一致、不協調的問題。立法過程中,應打通養老服務與醫保、康復等相關領域的政策通道,融合、重構並形成協同統一、導向一致的制度環境,爲養老服務工作開展提供有力有效的制度保障。
《條例》將加強養老服務體系統籌佈局,明確主體權責,發揮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四方作用,清晰界定各方職責。擬重點圍繞設施規劃與建設、養老服務機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醫養結合、“老老人”及失能失智老年人服務、養老服務人員、養老服務產業、扶持與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內容進行制度設計。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2月至6月下旬爲起草階段,主要就養老服務設施規劃建設、失能失智老年人養老服務供給、醫養結合、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養老服務綜合監管等開展專題調研,形成《條例(草案稿)》,開展徵求意見工作,進一步修改《條例(草案稿)》,按程序提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後,形成法規議案,報送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