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一項調查在全國開展,結果顯示,7-18歲兒童青少年肥胖檢出率爲0.1%。《中國兒童肥胖健康報告與防控策略》顯示,2019年,7-18歲兒童青少年肥胖檢出率增至9.6%。國家衛生健康委發佈《體重管理指導原則(2024年版)》顯示,研究預測,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兒童超重肥...
本報北京5月28日電(記者孫秀豔)近期,國家醫保局對全國定點零售藥店4月份以來的醫保結算數據進行篩查分析發現,部分藥師姓名(對應同一身份證號)出現在多家定點零售藥店的藥品費用明細中,可能存在藥師信息被假冒或藥師“掛證”的違規情況。這既威脅了人民羣衆用藥安全和醫保基金安全,也損害了正規註冊藥師...
有的項目“縮水”,省略必要檢查環節;有的走走過場,不覈驗身份即發證件;有的張冠李戴,發證機構和檢查機構“牛頭不對馬嘴”……近日有媒體暗訪發現,多地健康證辦理亂象頻出。何爲健康證?食品安全法規定,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每年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後方可上崗工作。...
據新華社巴黎電(記者羅毓)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日前在官網介紹,該中心參與的一項研究成功設計併合成了一種新型小分子“磷脂降解劑”,能夠誘導那些導致腫瘤復發並對標準治療耐藥的癌細胞死亡。該研究結果有望成爲當前癌症化療之外的有效補充療法。來自法國居里研究所、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聚...
中午12點半,上海長陽創谷創意產業園,市民沈女士走進順平家庭醫生工作站。困擾她多日的咳嗽、肩頸痠痛等問題,在這裏得到診療:把脈問診、配止咳藥水、鍼灸治療……這是上海市楊浦區大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平家庭醫生工作站啓用後推出的午間延時門診服務,爲轄區近2萬居民、職工帶來便利。4名家庭醫生、2...
如何使人工聽覺設備適應複雜聲學環境、“原汁原味”地重現聲音?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團隊近日在國際期刊《科學進展》上發佈了一項新的智能聽覺系統成果,通過模擬人類的完整聽覺過程,集成運用壓電納米纖維和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等,實現對聲音方向和內容的更精準識別。“我們期待未來的智能聽覺系統不僅能採集聲...
晚上逛個夜市,就能在小攤前把病看了,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中醫藥夜市?近年來,中醫藥夜市在全國多地興起。今年“五一”期間,遼寧省第二屆中醫藥文化夜市省內巡展首站在瀋陽拉開帷幕,單日客流量約5萬人次。從傳統的鍼灸艾灸、拔罐推拿,到手把手教學“八段錦”“太極拳”等養生功法,再到香囊、安神藥枕、中...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5月27日報道,一名攜帶與癌症相關的罕見基因突變的男子,其捐獻的精子被用於在歐洲各地孕育數十名兒童,引發了人們對加強相關監管和限制單個精子捐贈者生育數量的呼籲。該案例由法國魯昂大學醫院生物學家埃德維格·卡斯珀(EdwigeKasper)在近期舉行的歐洲人類遺...
當前,美甲成爲不少人展示自我的方式,但頻繁做美甲、操作不當有可能對指甲造成傷害。指甲出現哪些“信號”,可能提示潛在健康問題?做美甲之外,還有哪些傷指甲的習慣?如何保護指甲?記者採訪了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吳超。吳超介紹,健康指甲通常具備以下特徵:呈長方形或方形,長度約佔第一指節的1/2...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華盛頓大學團隊開發出一款名爲懸浮組織開放式微流控圖案化(STOMP)的新型3D打印設備。它能夠更精準地模擬人體組織,爲複雜疾病的研究和治療提供新工具。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先進科學》雜誌上。3D組織工程技術近年來發展十分迅速,其可幫助科學家在實驗室中“搭建”心臟、肺部、...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夢然)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官網報道,該院資助的研究團隊成功開發出“基因快遞卡車”——一種多功能基因遞送系統,能夠以極高精度靶向人腦和脊髓中的多種神經細胞類型。這一突破爲未來實現精準大腦基因治療奠定了基礎,有望安全、高效地調控異常腦部活動。相比之下,目前大多數腦部疾病療法...
5月26日,國家衛健委介紹,自2025年6月起,全國綜合醫改重點省份、老齡化程度較深城市的三級醫院將開展爲期兩年的免陪照護服務試點,由護士或醫療護理員爲住院患者提供生活照護服務。該試點旨在減輕家屬陪護負擔,提升就醫體驗。國家衛健委介紹,免陪照護服務主要面向生活部分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一級護...
◎本報記者張佳星CT(計算機斷層掃描)設備均價已從3000萬元降至1000萬元,其服務費用是否應該下調?電子膠片已經逐步取代實體膠片,膠片打印費卻一直和檢查費綁定收取,合理嗎?牀旁DR(數字化X射線攝影設備)服務一次對多個部位進行攝影,應該按攝影部位累計收費嗎?這些直接關係到患者醫療負擔的問...
科技日報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張佳欣)將超靈敏的量子傳感器置入活細胞中,用於追蹤細胞變化、早期發現癌症和其他疾病,是當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之一。最近,美國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全新的金剛石量子生物傳感器,不僅能順利“潛入”細胞內部,還比以往更穩定、更靈敏。相關論文發...
科技日報北京5月26日電(記者劉霞)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與默多克兒童研究所聯合開發出一種新型血液檢測技術,能快速診斷嬰幼兒罕見遺傳病。最新技術不僅可讓患兒避免昂貴且有創的檢查,還能更早獲得治療方案。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新一期《基因組學》雜誌。儘管基因組測序技術推動了罕見病診斷,但其確診率僅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