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朱巴4月10日電(記者黎華玲)中國第11批援南蘇丹醫療隊10日在南蘇丹首都朱巴市郊納吉圖恩村舉行首次大型義診活動,爲當地村民義診併發放藥品及生活物資。當天,消化內科、骨科、感染科、婦產科、兒科以及中醫藥等科室的醫療隊員爲200餘名村民提供免費診療,併爲該村捐贈了食品、蚊帳、瘧疾檢測試劑...
本報北京電(記者王美華)記者從國家疾控局獲悉,2024年4月8日至14日是我國首個血吸蟲病防治宣傳週,宣傳主題爲“傳承血防精神,加快消除進程”。與SARS、艾滋病、狂犬病等疾病同樣被列爲乙類傳染病管理的血吸蟲病,常常作爲“大肚子病”被廣爲熟知。但是,血吸蟲病到底是什麼疾病?其病原體“血吸蟲”和人們...
新華社東京4月10日電日本腎臟學會9日說,對服用日本小林製藥公司問題保健品後健康受損的部分消費者開展的調查顯示,他們多半出現了範可尼綜合徵的症狀,有四分之三的患者在停止服用後症狀出現改善。當天,日本腎臟學會在與厚生勞動省聯合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公佈了這項調查結果。據介紹,截至本月4日,該學...
□本報記者韓丹東□本報實習生劉潔“把狗帶回家沒兩天,狗就出現了嘔吐、拉稀等症狀,於是送回寵物店治療,當時給開了藥打了針,可是沒過幾天,狗狗就死了。”來自雲南的沙女士去年年底看到某社交平臺的“萌寵”廣告推送後,在一家寵物店裏購買了一隻吉娃娃犬,在購買時被商家捆綁消費了高價狗糧,沒想到買到的...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2023年,糖尿病、高血壓等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人次出現了大幅增長,減少個人墊付超33億元。5種門診慢特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人次大幅增長門慢特即門診慢性病和特殊病,是指那些需要長期門診治療、藥物控制或定期複查的慢性疾病和特殊疾病。包括但不限於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
據新華社北京4月10日電隕石是地外天體的獨特樣本,可以提供有關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地球上已確認的隕石有60%以上發現於南極洲。然而,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全球變暖,南極冰蓋表面的珍貴隕石正在迅速“消失”。南極的地理環境使得隕石在這裏形成“擱淺區”。在這些富含隕石的地點,深色的外表使它們很容...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2023年,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術後抗排異治療等5種門診慢性病、特殊病費用跨省直接結算達331萬人次,比2022年增加近13倍。截至2023年底,基本每個縣至少有一家異地聯網定點醫療機構能夠進行5種門診慢性病、特...
某天,汪小姐早上醒來後突然感覺頭昏腦漲,上網查詢後,發現自己的頭暈可能是由耳石症引起的。因症狀很快好轉,她便沒有理會。近日,汪小姐又開始頭暈了,這次只要一有動作就會發作,並且這次頭暈比上次發作得更頻繁,持續時間更長。她來到醫院,醫生仔細詢問病史後,給出了一個汪小姐從未聽說過的診斷——前庭...
未來一週,全國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持續性污染天氣。受大風天氣影響,新疆東部和南部、內蒙古中西部、青海西北部等地有揚沙或浮塵天氣。此外,9日早晨至上午,江蘇西南部、安徽東南部、浙江北部、上海西部、湖南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霧天氣,局地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具體預報如下:京...
近年來,一些青年在身體亮起“紅燈”後開始關注養生,並在短視頻平臺上嘗試分享養生經驗,有些人由此還找到了創業的新方向,在收穫關注的同時也獲得收益。如何在養生賽道上越走越遠,也成爲他們繞不開的話題。——————————從“脆皮青年”到養生博主,這種身份的變化正發生在一些年輕人身上。科科在互聯...
◎本報記者都芃春天,萬物復甦、生機盎然,但對“過敏星人”來說卻是一個難熬的季節。每到此時,一些人開始打噴嚏、揉眼睛,出門帽子、墨鏡、口罩全副武裝。觀察四周,越來越多人飽受過敏之苦,還有患者深受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特應性皮炎等折磨。據估算,我國過敏性疾病患者數量或以億計。花粉、飛絮等都...
新華社開羅4月5日電(記者張猛)喀土穆消息: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糧署)5日呼籲,應確保所有可能的人道主義走廊暢通,以便援助物資源源不斷進入蘇丹,否則隨着旱季到來,空前饑荒或將席捲整個蘇丹。世糧署當天發表聲明,證實世糧署兩支援助物資運輸車隊3月下旬經由乍得邊境進入蘇丹達爾富爾地區。這是...
本報長沙4月7日電(記者王雲娜)近日,“名醫健婁”人才發展大會在湖南省婁底市舉行。會議推動婁底市與深圳市老年醫學研究所、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四川省婦幼保健院等簽約12項重點醫療項目,並現場舉辦名醫大講堂、公益義診、健康講座等一系列活動。據介紹,“名醫健婁”活動自2023年起實施。截至目前,婁底...
提及健康飲食,人們的腦海中或許會湧現諸多詞彙,如均衡營養、地中海飲食、輕斷食等等。但說到不健康飲食,人們往往會想到含糖飲料、碳水炸彈、油炸食品等等。根據國際權威學術期刊《柳葉刀》發佈的研究結果,中國人飲食最致命的問題並非含糖飲料(僅排第12位),而是鹽(鈉)喫多了。世界衛生組織就曾經提醒...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爲熬過這幾天就好了,可這就是個死循環。”在遺書裏,25歲的規培醫生曹麗萍這樣寫道。規培,即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可以理解爲醫學生在某家醫院進行“實操練習”。這個規培生自殺事件,讓這一羣體的生存狀況引發社會關注。規培生面臨的巨大工作壓力,是一線醫生現實處境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