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廣州、深圳、北京之後,一線城市上海也迎來多項樓市政策調整,包括優化住房信貸政策和調整普通住房標準。
業內認爲,降低購房資金門檻、減少房貸利息支出、降低住房交易成本,有利於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購房資金門檻下調、交易成本降低
12月14日,上海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房屋管理局、市規劃資源局、市財政局、市稅務局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本市普通住房標準的通知》,宣佈自12月15日起調整上海市普通住房標準。按照新政,可以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應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一是五層以上(含五層)的多高層住房,以及不足五層的老式公寓、新式里弄、舊式里弄等;二是單套住房建築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下(含144平方米)。
和北京一樣,上海此前執行的普宅標準也是從2014年沿用至今。公開信息顯示,2019年11月19日,於2014年11月20日生效並即將到期的上海普通住房標準宣佈繼續實施,有效期予以延長5年。隨着2019年的延期,上海普通住房標準距今已施行9年。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點評指出,普通住房標準關聯了優惠的稅收政策,此次調整標準,對認定條件作出調整,較大幅度提高普通住房的覆蓋面,讓更多二手住房交易享受優惠稅收政策。以居民出售持有5年以上的非普通住房爲例,調整標準後如變爲普通住房,將免徵增值稅(之前非普通住房按差額徵收);涉及個人所得稅的,覈定徵收按總價的1%(之前非普通住房按總價的2%徵收)。
同時,上海也優化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首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爲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10個基點,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30%。
200萬元貸款月供減少910元
同時,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爲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30個基點,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50%。同時,爲支持推進“五個新城”和南北轉型重點區域高質量發展,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寶山、金山6個行政區全域實行差異化政策,二套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限調整爲不低於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20個基點,最低首付款比例調整爲不低於40%。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指出,首套、二套住房首付比例下降,直接降低了首套剛需、二套改善住房需求的入市門檻。以600萬總價的二套房購置爲例,過去首付比例爲70%,其首付款需要支付420萬;新政下其首付比例爲50%,首付款則爲300萬,即減少了120萬的首付款支出;如住房屬於實施差異化政策區域,首付比例爲40%,首付款則爲240萬,減少了180萬的首付款支出。
同時,房貸利率下降,直接降低了月供或按揭貸款成本。以200萬貸款本金、30年期等額本息、二套房貸利率的標準計算,過去房貸利率爲5.25%,月供爲11044元。而按照新政4.5%的利率計算,月供爲10134元。如此對比,新政前後月供減少了910元。對於執行差異化政策的區域而言,減負效應更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政在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以及嘉定、青浦、松江、奉賢、寶山和金山6個行政區,實施差異化住房信貸政策,即在此類區域購買二套住房,可以享受更低的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進一步降低了改善居住的成本。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爲,這有利於支持推進“五個新城”和南北轉型重點區域的高質量發展,更好促進區域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
今年9月初,上海調整優化了“認房不認貸”政策,房地產市場總體平穩運行。業內人士認爲,此次政策出臺,將進一步發揮好政策效應,有力支持房地產交易市場的活躍和行情的提振。在各市場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房地產市場將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