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房地產!214個城市出手

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2月20日,全國29個省份214個城市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分批提出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白名單”並推送給商業銀行,共涉及5349個項目。

214個城市已建立

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據央視財經報道,2月20日,住建部表示,自1月份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工作部署以來,各地和相關金融機構緊鑼密鼓抓好落實,不少城市春節假期仍在推進工作,協調機制落地見效持續取得新進展。

截至2月20日,全國29個省份214個城市已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有57個城市162個項目獲得銀行融資294.3億元 ,較春節假期前增加113億元。

另據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有關數據,已對“白名單”項目審批貸款1236億元,正在根據項目建設進度需要陸續發放貸款。

住建部表示,各地在開展工作時要形成“兩個閉環”。一是要形成“推送—反饋”的工作閉環。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根據條件篩選項目並推送給商業銀行,各商業銀行按照規程審查後放貸,對不予放貸的項目向金融監管部門報送“無法貸款的原因”,由城市政府及時協調解決,形成“白名單”項目從推送到反饋的工作閉環。二是要形成“發放—使用—償還”的管理閉環,確保資金全部用於項目開發建設,嚴防資金被挪用於購地、償還債務或其他投資。

專家:充分發揮政策效力

在此之前,南寧、重慶等地已將第一批房地產項目“白名單”推送至金融機構,有相關項目獲得新增貸款。

其中,重慶通過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梳理出第一批共314個房地產項目“白名單”,並向轄內28家主要銀行推送。

多家銀行表示,在加快滿足“白名單”項目融資需求的同時,未來將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白名單”從企業的層面轉換到項目的層面,把企業風險進行切割,將大的風險細化爲小的風險,整體風險就可控且分散了。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白名單”的項目設定不在於多,而在於精,要審慎確定上榜項目名單,樹立“白名單”制度的公信力。只有在風險上夯實,再從優惠政策上調節分配,纔有利於充分發揮政策效力,促進房地產行業復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