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2日消息(記者門庭婷)2025年上半年已正式收官,回望這半年的樓市軌跡,呈現出許多值得關注的趨勢。隨着6月樓市數據出爐,上半年房企的整體表現也隨之揭曉。2025年6月,整體樓市延續企穩走勢。克而瑞數據顯示,TOP100房企實現單月銷售操盤金額3389.6億元,環比增長14.7%。上半年累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16526.8億元。
從企業表現來看,2025年6月近六成百強房企單月業績環比增長,其中28家企業單月業績環比增幅大於30%。如中海地產、華潤置地、招商蛇口、中國金茂、越秀地產、中國鐵建等房企表現較好,單月業績環比提升。
上半年百強房企銷售總額降幅較1-5月擴大
從2025上半年總體表現來看,房企銷售仍在明顯調整。據中指研究院數據,TOP100房企銷售總額同比下降11.8%,降幅較1-5月擴大1個百分點。TOP100房企權益銷售額爲12812.7億元,權益銷售面積爲6570.6萬平方米。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提到,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額呈現前高後低態勢,一季度銷售額降幅縮小,二季度銷售額降幅再現擴大態勢。個別房企銷售表現較爲亮眼,比如越秀、建發、華髮、象嶼地產等上半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0%左右,中國金茂等增長20%左右,廈門國貿地產、中國中鐵等增長超過了30%。
代表房企開發業務更加聚焦核心一、二線城市,重點佈局經濟增長好、有產業支撐的高能級城市,同時採取“以銷定投”的投資策略,關注“主流城市、主流地段”,確保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其中,招商蛇口、越秀地產、中建壹品、中國中鐵深耕一線城市,一線城市銷售貢獻率均在50%以上;保利發展、中海地產、華潤置地、保利置業、中建東孚一線城市銷售貢獻率均超40%。
市場方面,一線城市業績貢獻率佔比增長9.0個百分點,二線城市業績佔比近五成。2025年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47.8%的銷售業績來源於二線城市,爲主要業績貢獻來源,但同比下降6.8個百分點,一線城市銷售業績貢獻率同比增長9.0個百分點至40.0%,增速顯著。
具體城市來看,上海和北京銷售貢獻位列前兩位,分別增長4.5和3.8個百分點。2025上半年,20家代表房企銷售額貢獻前三城市分別爲上海、北京和廣州,銷售額貢獻率分別爲16.9%、10.6%和9.0%。上海銷售額貢獻率相較2024年同期持續提升,增長4.5個百分點,在TOP10城市中增幅最大;北京銷售貢獻率增長3.8個百分點至10.6%,增幅僅次於上海。
此外,杭州銷售額貢獻率爲7.9%,較2024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主要是由於頭部企業加大了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的投資力度。其他重點城市對於代表企業的銷售貢獻度基本保持穩定,銷售額佔比增減幅度未超過1個百分點,進一步體現了代表企業穩健的發展策略。
劉水認爲,下半年房企銷售仍然面臨很大壓力,如果政策給予進一步更大力度支持,房企銷售降幅或會改善。
上半年重點房企拿地總額同比增長33.3%
上半年TOP100房企銷售額雖呈現前高後低態勢,但重點房企拿地金額持續上漲。據中指研究院數據,2025年上半年,TOP100企業拿地總額5065.5億元,同比增長33.3%,增幅較上月擴大4.5個百分點。
從新增貨值來看,保利發展、綠城中國和中國金茂位列前三。2025年上半年,保利發展以899億元新增貨值佔據榜單第一,綠城中國以831億元新增貨值位列第二,中國金茂新增貨值規模爲749億元,位列第三。TOP10企業2025年上半年新增貨值總額6019.9億元,佔TOP100企業的41.8%,新增貨值門檻爲50億元。
劉水告訴央廣網記者:“重點企業拿地主要集中北京、杭州、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企業仍將更加註重項目的安全性與盈利確定性,北上深杭等熱點城市核心地塊憑藉稀缺屬性預計仍將頻現高溢價成交,成爲房企爭奪的焦點,但企業需避免獲取高價地,爲後續項目開發帶來挑戰。”
從重點城市拿地金額TOP10房企來看,央企、國企和地方國資仍是主力,民企僅在重點深耕區域補充土儲。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四個城市拿地金額均進入前十,其中在南京位列第一;綠城在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城市進入前十,在杭州、蘇州位列前三,頭部企業聚焦核心城市加大力度補倉。濱江集團聚焦杭州,在杭州位列拿地金額第一;興耀房產集團在杭州、大華集團在上海增加土地儲備;嘉禾興地產進入成都拿地金額前十;蘇州、南京均有民營房企進入土拍市場。
“土拍市場熱度僅集中於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如北上深、杭州、成都等地是房企重要佈局區域,這些城市優質地塊往往實現高溢價出讓,但核心城市郊區地塊及大多數城市土拍仍保持平淡。”劉水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