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領導都關心的“洛陽隋唐城遺址”開發項目,有投資保障的政府債券,年化收益10.5%……面對這樣的條件,你會心動嗎?日前,徐匯警方通過“警銀聯動”,成功勸阻了一起大額網絡投資理財詐騙案。
今年6月的一天,長橋新村派出所接到轄區平安銀行匯成支行來電稱,一位七旬老伯要將175萬元轉賬至外省一企業賬戶,聲稱轉賬是爲了投資政府債券,疑似遭受詐騙,民警立即前往現場覈查。
老伯姓許,對銀行阻止其匯款並叫來民警十分不滿,堅稱銀行和民警不瞭解情況,自己投資一向謹慎,這個“隋唐城遺址中軸線”項目是洛陽市爲搞基建發行的二級政府債券,是有投資保障的。況且自己與對方簽有合同,之前已嘗試性投資1年有餘,已經還本付息,這次準備加大投資力度。
銀行方面經過查詢得知,許老伯所說的投資理財中介公司正在清退,無權再介紹任何理財項目了。但老人已被深度洗腦,仍固執地認爲,他當時是在這個項目債券募集結束後經中介經辦人“開後門”入場的,算是搭上了這個年回報率10.5%項目的末班車,與中介公司本身也沒有太大關係,他看中的是他們介紹的債券是真實可靠的。
民警查閱了老人與中介聊天和轉賬記錄發現,對方提供的介紹材料樣式簡陋,給老人的分紅均是通過個人賬戶發出來的。而在勸阻期間,“中介林小姐”又來電催促許老伯,並稱銀行和民警都在惡意阻撓公民轉賬,當民警接過手機對其質問時,“林小姐”立即掛斷了通話。這更證實了民警的疑慮,對方基本就是騙子,因爲目前無法得手而惱羞成怒。
但接下來要如何說服求財心切的許老伯呢?民警先從中介身份入手,查實“林小姐”的手機號甚至都未實名登記;再從債券的發行渠道入手,說明該官方債券未按規定通過銀行發售;最後致電當地政府總值班室,並查詢了該市官方網站,查明該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分析階段已被公告廢止。種種證據面前,許老伯終於幡然醒悟,承認自己因前期拿到少許收益就輕信了對方,疏於覈實項目的各種細節,並對民警一個多小時的耐心勸說、深入調查表示由衷地感謝。
最後,民警也當場聯繫了許老伯的兒子,告知家屬爲確保許老伯財產安全,對其名下賬戶採取保護性止付措施,並獲得了對方的理解。
警方提醒,任何政府債券或正規理財產品均有嚴格的公開發售渠道,絕不會通過任何中介公司“開後門”認購,投資前務必通過官方渠道覈實項目真僞及發售狀態。警惕分紅、返利通過個人賬戶發放,這是詐騙的顯著特徵之一。正規投資分紅應來自對公賬戶。銀行、公安機關在發現可疑轉賬時進行勸阻是保護公民財產安全的職責所在,若有人詆譭、阻撓您接受民警、銀行問詢勸阻,應立即提高警惕。
記者丨吳依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