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小區神奇小動物現身!目擊者:傍晚出沒,喫投放給流浪貓的貓糧

“我們家門口怎麼會出現這種動物,好神奇。”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一則有趣的視頻。視頻中,一隻少見的動物,在杭州西湖區優盤時代中心的中央花園區域溜達,引得路過的市民紛紛拍照。

這視頻也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視頻截圖 圖源:小紅書@木匠羽宙

不少人認出,這種動物長得很像“貉”。有人好奇,爲什麼小區裏會有“貉”這樣的野生動物?也有人覺得,這是城市環境越來越好的體現;還有人提問:遇到這樣的動物該怎麼辦?

8月3日,帶着這些疑問,潮新聞記者來到優盤時代中心。

優盤時代中心是由四棟寫字樓合圍起來的一片區域,中央是一片小花園,面積不大,綠植卻很茂密。

今天天氣較爲炎熱,記者在花園內搜尋了一圈,沒有看見什麼動物的蹤跡。

兩位正在遛狗的住戶也說,自己沒見過,也很好奇:“我們這裏不靠山,也沒有林子,這野生動物哪裏來的?”

“我倒是見過兩次。”轉角的一家牛肉店,透過店內的玻璃窗可以時刻看到小區花園。店老闆表示,上週自己就見過這隻動物兩次。

牛肉麪店店主辨認出貉經常出沒的草叢 記者 盛銳/攝

據其描述,這隻動物耳朵和嘴尖尖的,尾巴比較長,眼部上方還有兩條黃色的紋路,“起初以爲是狐狸或者貂之類,但又不太像。”

店老闆說,這隻動物一般都是傍晚出沒,會去喫投放給流浪貓的貓糧,“每次都是六七點的樣子,在灌木叢裏竄來竄去。”

經其確認,網友上傳的視頻應該發生在週四傍晚,當天物業和社區抓了一會,“不知道抓到沒,不過後面兩天確實沒再見過。”

優盤時代中心物業工作人員確認,視頻拍攝於花園內,“週四傍晚,有業主來反映說,花園裏有野生動物,我們就趕緊聯繫了社區來處置。”

隨後,潮新聞記者也聯繫上了三壩社區。

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情發生在週四晚6-7點間,接到物業的消息之後,社區就聯合物業、社區綜合治理站等,嘗試對該野生動物進行抓捕,“不過它很靈活,再加上植被過於茂密,天色漸黑,努力了一個多小時,沒抓到。”

社區人員說,經過初步確認,該野生動物應爲“貉”。

該負責人表示,後續物業都會加強對優盤時代中心的巡邏,如果發現蹤跡,會再次進行抓捕,“同時我們也會加強安全提醒,讓附近居民遇到不要上前投餵,或者私自抓捕,及時通知物業或者社區,避免意外發生。”

新聞+

不害怕、不接觸、不投餵、不傷害

貉,即爲“一丘之貉”中的貉,屬於犬科動物,外形似狐,體型介於浣熊和狗之間,毛色烏棕,四肢短呈黑褐色,兩頰及眼周黑色有 “海盜似的面罩”的特色。

貉,常棲息于山野、森林和近水的草原和灌木叢,晝伏夜出。雜食性,主食各種小動物,也食野果、真菌、種子和穀物。貉是東亞特有動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浙江省重點保護動物。目前多爲人工養殖,野外種羣數量較少。

貉一度在浙江銷聲匿跡十餘年。2019年,在湖州安吉,回收的紅外相機監測數據中,包含了野生貉的活動影像,這在全省範圍尚屬首例。

2022年,杭州拱墅區某小區曾疑似發現貉的蹤跡。

不僅僅在杭州,2022年至2024年,上海就曾三次進行“貉口普查”,其中2024年就組織志願者等超500人次對上海8個區的124個小區進行多次地毯式搜索調查。據報道,上海有野生貉分佈的小區、綠地、學校等點位已超過300個,總數約在3000只至5000只。

《2024年貉口普查報告》提到,貉放歸自然後的死亡率接近100%,相對於抓捕放歸,更好的辦法就是與它們和諧相處。

居民遇到貉科學又簡單的做法,就是堅持“四不”原則:不害怕、不接觸、不投餵、不傷害。

來源 潮新聞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