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獨居老人爲拒絕借錢,網購花費200萬塞滿兩套房,只能睡在快遞堆

你身邊有喜歡囤積東西的人嗎?

今年66歲的王阿姨(化姓)

獨居在上海市嘉定區

的一處商品房小區。

近幾年,她沉迷網購,

家中未拆封的快遞堆積如山。

去年5月起,小區就有多戶居民投訴王阿姨家快遞堆積,不僅散發異味,還會滋生蠅蟲,存在消防衛生隱患。記者採訪時,樓道里有活的蟑螂在爬。

鄰居苦不堪言

領居陸先生向記者訴苦

早上一開門就一股異味撲面而來

味道不可描述

去年5月拍攝的畫面,阿姨家快遞堆積逼近屋頂,屋內無處落腳,她只能在快遞堆裏爬動。

阿姨自述沒有地方睡覺,只能靠着快遞堆坐一會。

阿姨的女兒定居國外,親戚間也不來往。屬地曾多次嘗試幫老人聯繫家屬,希望從"親情關愛"的角度尋找突破口,但都沒結果。

最終,社區工作人員多次與老人溝通,在徵得老人同意後,安排上門清運。

多次清運後,老人和小區的居住環境有所改善。

時隔一年,

記者再次上門回訪王阿姨

王阿姨似乎還保持着囤物習慣

房間又再次被堵住

地下車庫仍堆放着王阿姨買的東西

爲了存放快遞

王阿姨甚至在小區裏

租了一套90平米的房子

阿姨自述

她網購已經花掉了將近200萬元

阿姨喜歡成箱地購買物品,其中不乏一些黃金珠寶、收藏品、保健品等,大多是在直播間購得,並非生活必需品。

阿姨買了一箱24盒的“血清蛋白”,她稱不是自己買錯了,而是直播間就是這麼賣的。

王阿姨的購物記錄顯示,比如貴价的保健品,她經常一買就是好幾個。王阿姨說購物有一種花錢的“爽感”。

王阿姨還告訴記者

瘋狂花錢的背後另有隱情

……

除了花錢時的爽感,另一個原因就是,阿姨說自己將市區的房子賣了,到嘉定買了房子,別人會知道她手裏有錢。爲防止別人來借錢,她不如把錢都花了,讓別人看到後不好開口。

上海精神衛生中心醫生解讀

囤積是指持續保存大量物品的行爲。在特定情況下,每個人都會表現出某種程度的囤積行爲。然而,當囤積行爲失去理性,發展爲“萬物皆有用,一件不能少”的執念時,它就可能從適應性行爲演變爲一種病態反應。

目前,國內暫未有專門針對囤積行爲的精神門診,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嚴峯醫生曾接診過不少有囤積行爲的老年人。

根據流調錶明,老年人囤積障礙的發生率,可能達到6%。

嚴峯醫生提醒,如果發現家裏老人突然出現囤積行爲,同時還出現記憶力下降等現象,就要高度懷疑跟阿爾茨海默病有關。

還有一類精神類疾病叫額顳癡呆,也會引發一些刻板行爲,可能導致老人有囤積物品的習慣。

上海市積極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會員施燕鳳表示,相關研究表明,囤積障礙患者一般都伴隨其他精神疾病。

患有囤積障礙的患者,至少有一半同時患有抑鬱症,還有部分可能患有焦慮症、社交焦慮等疾病。

嚴峯醫生還提醒,遇到有囤積行爲的患者,如果強制清理的話,可能會加重他的情緒反應,不再幹預後,可能會引發變本加厲地囤積。

解決囤積障礙患者的問題,需要社會、生物和心理的綜合干預,也要經歷一個相當長的治療過程。

網友也希望能有有效的措施

解決這些問題

來源:新聞晨報、看看新聞knews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