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餘年前的西漢貴族如何養生?這些文物揭祕……

兩千餘年前西漢貴族如何養生?

不僅能鍼灸,還炮製出了熟地黃,也能喝上“五葉湯”,快來一起看看海昏侯劉賀的“養生祕籍”。

圖爲海昏侯墓出土的玉管及其內的醫用針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炒鋼技術製造的醫針

“在海昏侯墓的主棺中出土了一批精美的貼金漆盒,其中一個漆盒中有一段玉管,裏面有紡織物包裹着的一套作爲中醫鍼灸用的鋼針。”楊軍表示,漆盒中的鋼針出土於劉賀的頭部位置,應是貼身並經常使用的物品。

圖爲海昏侯墓內棺頭箱遺物出土情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出土針具的漆盒中,還有量匙多件,可能爲勺取藥粉所用,與這套針具一同出土的一枚籤牌中寫有“九針具一”,可推測此套鋼針爲傳世醫用文獻中“九針”的一種,是一套醫用器具。

圖爲海昏侯墓出土的玉管及其內的醫用針具。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圖

得益於現代科技考古技術,考古人員發現這套針具是以生鐵爲原料,經過脫碳鍛打形成的炒鋼製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以至於經過鍛打可以製成極細的針,橫截面直徑爲0.3-0.5毫米。

“這套針具不僅極細,鍼灸時對人體的刺痛感較輕,還不易生鏽,容易保存,已經十分接近現代中醫使用的針具。”楊軍表示,這套出土醫針是西漢時期鋼鐵冶煉史、中國古代醫學史上的重要實物證據,表明至遲於西漢時期,炒鋼技術製造的醫針已應用於中醫鍼灸。

最早的中藥輔料炮製品

除鍼灸外,喫中藥也是劉賀的養生方式之一,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地黃炮製品,被確認爲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藥輔料炮製品。

圖爲海昏侯墓內出土的地黃炮製品。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 供圖

《神農本草經》記載地黃:“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除痹。生者優良。久服輕身不老。”

海昏侯墓中,出土了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中藥輔料炮製品。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 供圖

“這件地黃炮製品剛出土時我們認爲或許是冬蟲夏草,後經過中國中醫科學院鑑定分析爲玄蔘科地黃屬植物的根。”楊軍表示,不論是鍼灸還是最早中藥炮製品地黃的發現,都與劉賀所患的痹症(“痿”疾)有所對應。

2024年11月,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的文物修復室內,文物修復師正在清洗竹簡。劉思偉 攝

“醫工”漆盤

海昏侯墓中還出土了一件“醫工”漆盤,表明當時的西漢貴族已經使用“五葉湯”這樣的湯劑來調養身體。

記載醫方的竹簡

此外,在墓中出土的數千枚竹簡木牘中,有不少屬於“方技”一類,其中有不少醫方,但具體內容還有待考古人員,對竹簡的修復與解讀。

在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遺址公園內展出的青銅溫鼎。 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修身養性

古人認爲修身養性也是一種養生可以“治未病”。

海昏侯墓中,不論是可散發香氣的博山爐,還是可以“入口即暖”的青銅溫鼎,都體現了當時西漢貴族,對身心健康的美好追求。

記者:李韻涵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