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達6.8億千瓦,同比增長15.7%。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也越來越多。然而在網上流傳着這樣一種說法,稱“太陽能板會釋放有害電磁輻射,對人體造成傷害”。這種說法有科學依據嗎?一起揭開真相↓
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器件,外型就是一個薄片。太陽能光伏電池就是通過光伏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它只要被一定照度條件的光照射,瞬間就產生電壓及在有迴路的情況下輸出電流。
專家介紹,“太陽能電池板”即太陽能光伏組件,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電池,不具備儲電功能。從原理上看,由太陽能轉化的電流,在光伏組件中流動,類似電流在電線中流動,帶電粒子流動必然會產生電磁波,即電磁輻射。因此,“太陽能電池板”僅產生微弱的電磁輻射,而非電離輻射。
太陽能電池板釋放微弱電磁輻射
對人體無害
專家特別強調,太陽能電池板在發電過程中產生的是電磁輻射,而非電離輻射。這兩者有何區別?是否會對人體有害呢?
電磁輻射,包括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光等。電磁輻射在宇宙中無處不在,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的磁場。
電離輻射,包括宇宙射線、X射線和來自放射性物質的輻射。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電離輻射(所有類型)列爲一類致癌物。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 可再生能源綜合系統研究部主任 許洪華:現在市面上能看到的基本都是晶硅電池,太陽一曬,流動的是直流電,就單個電池來說,它的電流密度是很小的。測試顯示,離板5釐米以上,基本上測不出輻射,即使在5釐米以內輻射也很小。
太陽能電池板的輻射強度
遠低於家用電器
專家強調,即使在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時,太陽能光伏系統也只會產生極低水平的電磁輻射,這些輻射的強度遠低於一般家用電器或通信設備。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公衆磁場暴露限值爲100微特斯拉,而光伏系統在工作時產生的電磁輻射遠低於這個標準,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此外,專家介紹,“太陽能電池板”主要產生光輻射和熱輻射,這兩種輻射對人體的危害通常是可控的,且在正常使用條件下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總之,目前沒有任何權威研究表明“太陽能電池板”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害。事實上,太陽能作爲清潔能源,能夠減少空氣污染、改善環境質量,對公共健康利大於弊。
太陽能熱水器將光直接變爲熱
不存在輻射
說到太陽能,我們在生活中最多接觸到的,恐怕就是太陽能熱水器了,專家表示,太陽能熱水器的工作原理和“太陽能電池板”發電完全不同。太陽能熱水器,則是將陽光直接轉化成熱能,中間並不產生電磁波,因此更加不用擔心電磁輻射問題。
(總檯央視記者 李崢 董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