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話題#河北一醫院開設不愛上班門診#衝上熱搜,網友們紛紛調侃,“這下週末真得去趟河北了”。
近日,有網友發文稱,秦皇島一家二甲醫院除了掛有“不愛上學門診”牌子外,還掛出了“不愛上班門診”的牌子。
據上游新聞報道,10日,記者採訪了正在“不愛上班門診”值班的醫生——該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嶽利民。
他透露,該門診是在患者建議下開設的:
“之前有孩子來看‘不愛上學門診’,家長說不愛上學有人管了,不愛上班有人管嗎?
我們在接診過程中也發現,有的人不愛上班其實背後存在焦慮、抑鬱等問題。但直接說這與焦慮症、抑鬱症有關,患者可能有病恥感,所以我們在今年設立了一個‘不愛上班門診’,現在已掛牌兩個多月了。”
嶽利民表示,目前來問診的患者並不多,“工作中心生乏力、疲憊的感覺、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不好、感覺上班很痛苦,這些表象背後有很多複雜原因。我們作爲專業人士的作用就是找出原因,進行系統梳理和診斷,最後進行治療和改善。”
嶽利民稱,“不愛上班門診”的診斷流程,和正常的精神心理學科差不多:
首先是問診,瞭解患者的近況(瞭解情緒、行爲、生活功能等),還會進行心理和身體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可能(比如甲亢導致的情緒激動、失眠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等情況);
隨後會對患者進行心理量表、植物神經功能平衡性以及體能測試;
最後是根據檢測結果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大象評論發文稱,“不愛上班門診”的設立提醒我們,關注職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社會應加強宣傳引導,消除對心理疾病的偏見;企業也要重視員工心理健康,優化職場環境,給予員工更多關懷。
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人正視心理問題,勇敢尋求幫助,讓“不愛上班”不再成爲難以言說的痛。
對此,你怎麼看?
中國青年報(整理:陳垠杉)來源:上游新聞(記者 趙映驥)、大象評論、網友評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