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遠超普通童鞋 “學步鞋”真的能矯正步態嗎?

每個寶寶跌跌撞撞學走路,本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兒。可是眼下,各地不少銷售場所推出宣稱能“防摔”能“輔助學步”的“學步鞋”,在不少銷售人員口中,這類“學步鞋”還有利於孩子的足部發育,養成正確步態等功能。這些宣傳很容易就打開了家長們的心門,誰不想給自己的孩子用最好的呢?那麼這些“學步鞋”真的像商家宣稱的那樣有神奇功能嗎?

輔助學步成賣點

定價遠超普通鞋

記者在北京、湖南、浙江等地走訪時看到,一些商場的兒童用品商店,紛紛推出“機能鞋”“學步鞋”等多款熱銷產品。

調查中,記者看到,“學步鞋”和“機能鞋”的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一雙不等,超出普通兒童鞋不少。

記者:這個多少錢?

北京某商場銷售人員:這個打完折614元。

記者注意到,“學步鞋”和“機能鞋”在產品宣傳中,突出強調設計理念和科技感。同時,大多數銷售人員還強調,孩子從學走路開始就要穿“學步鞋”“機能鞋”,否則將影響他們的足弓發育。

“學步鞋”分年齡銷售

覆蓋8個月到12歲兒童

調查中記者看到,目前市場上熱度較高的“學步鞋”“機能鞋”,還採取分年齡段、多區間定價策略,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足部發育特點,將產品細分多個類別。例如,6至8個月大的嬰兒可穿“本體感鞋”,8至18個月則推薦“關鍵鞋”,之後還有“穩步鞋”“躍步鞋”等,適用年齡跨度從8個月一直覆蓋到12歲兒童。一些家長從孩子爬行期、學步期,也就是8至15個月時,就開始購買“機能鞋”“學步鞋”。

記者發現,不同品牌的“學步鞋”和“機能鞋”,賣點大同小異。除了商家宣稱的設計和功能以外,最大的賣點就是:孩子人生起步階段的鞋不能馬虎,這類鞋針對兒童生理特點設計,有利於孩子足部發育、養成正確步態。

全國製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祕書長 桑軍:“兒童機能鞋”這個詞是來源於國外,“機能”這個詞,在日語裏頭的意思基本上就是功能的意思。對於學步階段的兒童,其實我們是推薦光腳的,這樣的話對足底的刺激會更直接,也有助於小孩足部發育。

“學步鞋”矯正步態、預防扁平足等功能

並無科學依據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部分“學步鞋”前掌易彎折、強化後跟支撐等設計,確實有其合理性,但其宣稱的矯正步態、預防扁平足等附加功能,並沒有明確的科學依據。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過分相信“學步鞋”“機能鞋”的宣傳,一些家長誤將它們當作具有治療功能的產品。在醫院骨科採訪時,記者就遇到有一兩歲的孩子,穿着“機能鞋”前來就診。

期待“學步鞋”矯正步態

幼兒使用後仍然就醫

據瞭解,小患者1歲時出現足部外翻,一家兒童鞋專賣店銷售人員推薦家長購買“機能鞋”,說穿上後可以矯正步態。經檢查後,醫生表示,“機能鞋”對孩子足部發育問題,沒有任何治療效果。

但是記者在調查採訪中,就有一些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孩子從學步階段開始,一定穿“學步鞋”“機能鞋”,否則會導致扁平足等問題。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 魏紅玲在嬰兒期也就是0到1歲階段,足底充滿了脂肪墊,看似是扁平的,其實這種是正常的現象。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兒科主任 楊光我們一般認爲3歲以前孩子足弓都是比較扁的,隨着年齡長大,一般4到6歲以後,逐漸形成了足弓,這是孩子正常發育過程。

在進一步的調查中,記者登錄了這些“學步鞋”“機能鞋”的網上品牌旗艦店瞭解相關性能,但是在電商平臺的旗艦店裏,這些產品的詳細介紹中,卻找不到任何有關涉及預防或治療扁平足的功能性介紹內容。

專家:目前醫學無法驗證“學步鞋”相關功能

專家告訴記者,“學步鞋”“機能鞋”爲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但醫學上無法驗證這些功能設計是否能在兒童足部生長髮育、疾病預防、路姿培養等方面發揮作用。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兒科主任 楊光:從我們臨牀醫生角度,這些“學步鞋”有一定舒適性,但是它的醫學功能目前並沒有循證醫學證據,來證明對比如說孩子一些姿勢異常,比如O型腿或者X型腿或者扁平足,有輔助治療作用。

採訪中,專家表示,兒童如果出現俗稱的內八、外八等路姿,不一定就是足部疾病引起的,可能存在多種誘因,與是否從小堅持穿“學步鞋”沒有必然關係。

專家建議,爲學步期的孩子選鞋不用侷限於某個品牌或某種特別的設計,也無須花費高昂的代價,把控好兩個特點即可。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兒科主任 楊光:我們對鞋的要求,從醫學的角度主要是兩點,一個是別太軟了,就像我們以前說的,用一些毛線織的,這些太軟了,起不到支撐作用。再就是鞋幫高度,最好能覆蓋腳踝,能起一個支撐作用。足弓發育,接觸地面,包括一些運動刺激,這是對足部最好的。並沒有什麼樣的鞋,能更好地促進這種姿勢或者足部發育。

一些“機能鞋”,爲了增強產品專業性和可信度,打出所謂“符合骨科醫生推薦”等宣傳語,專家提醒家長,要警惕這類宣傳內容,切勿被忽悠。

湖南省兒童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嚴安:在6~12個月的階段,孩子剛剛學習爬行站立,這個時候我們更多地應該不讓孩子穿鞋,只需要襪子就夠了。讓他儘可能用腳面感受地面反饋,跟鞋子沒有多大關係,這個就是噱頭更大的一種宣傳。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兒科主任 楊光:如果6歲以上孩子還明顯足弓比較扁平,或者影響他走路姿勢,需要在醫生指導下,在專業測量之後,給孩子個體化定製矯形鞋,和咱們說的這種“學步鞋”,它的機理還是不一樣的。

專家還表示,如果家長髮現孩子有扁平足的傾向,首先應從日常習慣入手進行排查,比如孩子的體重是否超標、是否有不良坐姿或站姿等。這些因素更可能影響足部的正常發育。

在採訪中,專家們普遍認爲,孩子的學步和足部發育是自然過程,過度干預反而可能打破平衡。與其依賴 “神奇” 的“學步鞋”,不如給孩子足夠的活動空間,讓他們在探索中自然成長。

記者丨張芸 焦暢 閆乃之 王建帆 王利 朱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