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1歲女子“痛經”去醫院,結果生了一個娃……

“醫生,我昨天來的月經,可今天肚子就一直疼,還老是想上廁所……”在蕭山二院的婦科診室裏,一位特殊的患者小周(化名)正因爲腹痛難忍,向醫生詳細訴說着自己的“病症”。

小周今年21歲,已經步入婚姻殿堂三年,不佳的生活習慣加上長期缺乏運動,她的體重不知不覺間漸漸超過了150斤。接診醫生仔細檢查後,不禁大爲喫驚——小周的宮口已經開大,實際上她正處於臨產狀態。

原來,小周長期月經不規律,即便已經停經數月,她也完全沒當回事;而且腹部堆積的厚厚脂肪,巧妙地掩蓋了她子宮增大的跡象,使得妊娠的信號被徹底忽視。

由於缺乏系統的生理健康知識,又沒有接受規範的產檢,小周不僅讓自己在產程中面臨諸多風險,更大大增加了母嬰出現併發症的潛在危險。幸運的是,經過醫護團隊齊心協力的努力,她順利完成生產,母子皆平安無事。

小周的這段經歷,無疑給廣大女性提了個醒,我們需格外關注女性的生理健康知識以及身體發出的信號:

月經有着相對穩定的規律,其正常週期通常在21-35天,平均爲28天,出血則是持續2-8天,血量約在20-60ml,顏色呈暗紅色,且含有少量血塊。一般情況下,月經期並無特殊症狀,不過經期由於盆腔充血以及前列腺素的作用,有些女性會出現下腹及腰骶部下墜不適的感覺。

妊娠出血往往是一些危險的警示信號,主要有以下幾種:

見紅:通常在臨產前24-48小時出現,血量較少,顏色呈粉紅或褐色,同時會伴隨規律宮縮,這是分娩的前兆。

着牀出血:在孕早期可能會出現少量出血(受孕後1-2周),顏色相對較淺,可能還會伴隨輕微腹痛。

異常出血:孕期任何時期出現陰道出血(如血液鮮紅、出血量大、伴隨劇烈疼痛),都需要警惕先兆流產、宮外孕等風險。

女性朋友們要樹立起自身的健康管理意識,養成記錄生理週期、經血量以及經血顏色的習慣,並定期開展婦科檢查。若出現異常停經或者不規則出血的情況,應當及時排查原因。若出現尿頻、噁心、乳房脹痛等不適症狀,需警惕是否有妊娠的可能。

對於肥胖人羣來說,腹部脂肪的堆積可能會掩蓋子宮增大的跡象。此時,可以通過觀察腰圍變化(注意並非單純的脂肪增厚情況)、留意胎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此外,肥胖還可能引發內分泌失調、導致月經不規律。如果停經時間超過1-2個週期,就需要排查是否已經懷孕。

來源:蕭山區第二人民醫院、蕭山日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