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佛山順德區確診478例基孔肯雅熱,小心這種由“花蚊子”傳染的病

7月15日

廣東佛山市順德區通報一起

境外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本地疫情

截至通報發佈

順德全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8例

均爲輕症病例

這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病症

引起網友討論

基孔肯雅熱是什麼病?

有哪些症狀、如何預防?

一起了解↓

01

基孔肯雅熱是什麼病?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通過伊蚊,就是身上有黑白花紋的“花蚊子”,叮咬傳播的急性傳染病,各年齡段人羣均有可能感染髮病。

02

出現這些症狀 可能是感染了

感染基孔肯雅熱後,通常3-7天內出現症狀:

高燒急襲

患者體溫可迅速飆升至39℃甚至40℃以上,體溫持續高燒不退,就像身體裏有個“小火爐”熊熊燃燒。

劇痛纏身

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可伴有全身性肌痛,渾身疼得就像被人使了“酷刑”,特別是手腳的小關節,疼到讓人走路都打戰。

皮疹顯現

高燒數天後,過半患者軀幹、四肢的伸展側、手掌和足底出現皮疹,部分患者伴有瘙癢感。

基孔肯雅熱的多數患者爲輕症

大約一週可治癒

重症及死亡病例較爲少見

03

跟登革熱有何不同?

這個基孔肯雅熱,怎麼越說越像登革熱呢?

兩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由伊蚊傳播,主要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發病初期都有高熱、頭痛、關節和肌肉疼痛等症狀,容易混淆。

不過,二者也是有區別的,基孔肯雅熱發熱期較短,關節痛更爲明顯且持續時間較長。

提示大家

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或皮疹等症狀

請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早期對症治療

可有效緩解不適症狀

04

防護關鍵:避免被蚊子“叮”上

無論是基孔肯雅熱,還是登革熱,目前都無特效藥,所以防蚊滅蚊、避免叮咬是防護的關鍵。

清除積水

定期清理小區各種外環境自然積水。?

居民定期清理自家庭院和室內可能積水的容器,如花盆托盤、飲水機托盤、地漏處積水等,保持積水容器乾爽乾淨。

清除雜草、衛生死角和垃圾。

物理隔離

安裝紗門、紗窗,檢查門窗縫隙,減少蚊蟲進入室內的機會。?

休息時使用蚊帳,確保蚊帳的網眼足夠小,防止蚊蟲進入。

外出防護

外出時建議穿淺色長袖長褲,減少皮膚裸露。

皮膚暴露部位可以使用驅蚊液,使用時按照產品說明書使用劑量、頻次塗抹於皮膚外露部位,或噴灑在衣服上。

嬰幼兒在戶外活動時以物理防蚊手段爲主,包括穿着寬鬆的防蚊衣褲,嬰兒車上可以使用紗巾或專用的小蚊帳。

滅殺措施

室內滅蚊以電蚊拍、滅蚊燈等爲主,可輔以電蚊香等。

蚊蟲密度較高時,或本地有登革熱、基孔肯雅熱等蚊媒傳染病流行時,要購買使用正規的衛生殺蟲劑產品對蚊蟲進行控制,降低密度,預防蚊媒傳染病的流行。

05

被蚊子叮咬後如何處理?

如果被蚊蟲叮咬,不要反覆抓撓,以免引起局部感染或過敏性皮炎。一般10~15分鐘後,癢感會明顯消退。如果奇癢難忍,可用肥皂水或鹽水清洗止癢。

若紅腫擴散、滲液不止,或出現發熱、皮疹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

當前正值高溫多雨季節

蚊蟲活動頻繁

大家務必做好防蚊措施

出現症狀儘早就診

並主動告知旅居史和蚊蟲叮咬史

(央視新聞客戶端綜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