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名2歲女童患病初期出現咳嗽、嘔吐、嗜睡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家人誤判爲普通疾病,直到病情急速惡化後轉院,卻不幸在途中離世,後確診爲暴發性心肌炎。4天后,其4歲哥哥也出現相同症狀,送醫僅3小時便陷入昏迷休克,目前正在ICU搶救。
什麼是暴發性心肌炎
病因是什麼
如何做好小兒心肌炎的預防和護理
一文了解
↓↓↓
什麼是暴發性心肌炎
心肌炎分爲慢性、急性或暴發性,其中暴發性心肌炎最爲嚴重。
暴發性心肌炎又叫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其主要特點爲起病急、病情進展迅猛,可導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暴發性心肌炎初期很隱匿,容易被誤認爲感冒,患者很快會出現心臟衰竭或者嚴重心律失常,並可伴有肺、肝臟、腎臟等多個臟器功能衰竭。
誘發暴發性心肌炎的因素
感染性因素
病毒感染是暴發性心肌炎的主要感染性病因,其中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被認爲是主要的致病病毒。
細菌感染和寄生蟲感染雖然相對較少見,但也可能導致暴發性心肌炎的發生。
非感染性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發免疫系統對心肌組織的攻擊,導致暴發性心肌炎。
過敏反應和毒素暴露:接觸過敏原、異體抗原等致敏物質,以及服用毒性藥物、重金屬中毒等因素,可能導致心肌細胞嚴重受損,進而引發暴發性心肌炎。
遺傳因素:某些遺傳因素可能增加個體對心肌炎的易感性。
不良生活習慣
過度勞累、精神壓力、飲食不合理、飲酒過度等因素可能誘發心肌炎的發作。
小兒患心肌炎的常見症狀
由於兒童語言表達能力和免疫力較弱,出現以下症狀需格外警惕:
呼吸困難或急促、心悸或心跳不規律、胸痛或不適、乏力、咳嗽、發熱、噁心嘔吐、頭暈或暈厥。
這些症狀多因心肌炎導致心臟功能減弱、心肌受損或引發炎症反應等,影響血液循環、身體供氧及消化等系統。
以上症狀可能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家長或監護人發現兒童出現上述病症,尤其是多個病症同時存在或持續存在,應及時就醫尋求醫療幫助。
兒童如何預防心肌炎
增強自身體質
讓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良好生活習慣,多參與戶外活動,增強免疫力。
流感高發季節避免到公共場所
在流感流行季節,避免帶孩子到公共場所,與患感冒或發燒的人員保持距離,必要時進行隔離,直至傳染期結束,以減少孩子感染風險。
注射疫苗 預防感冒
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注射流感疫苗,預防流感。
小兒心肌炎的護理措施
01、醫療監測
被診斷出患有小兒心肌炎後,需要密切監測其症狀和病情變化。按照醫生的安排和建議,定期帶孩子去醫院進行復診,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症狀變化,觀察是否呼吸困難、胸痛、心悸等不適感。
02、休息和控制活動
注意休息,急性期、心功能不全的患兒應注意絕對臥牀休息,有助於減輕心臟負擔。
03、藥物治療
醫生可能會開具藥物,如抗病毒藥物、抗炎藥物或利尿劑,以控制炎症、減輕症狀和促進心臟功能恢復。家長應嚴格按照醫生的指導,準確按時給孩子服用藥物,並密切觀察有無藥物副作用現象。如有任何疑問或不適,應及時向醫生諮詢。
04、飲食管理
提供健康均衡的飲食,以維持孩子的營養需求,有助於身體康復和免疫力提升。控制孩子鹽和糖的攝入量,減少心臟負擔,鼓勵孩子多喝水,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
05、心理支持
對於心肌炎患兒及其父母來說,心理支持至關重要,因此需要家庭成員和醫護人員的互相支持和理解。
(央視新聞客戶端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