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出汗多
洗澡頻次也有所增加
但如果你洗澡時的水溫過冷或過熱
其實很危險!
小心血管、心臟、皮膚都受傷
還有3種澡
夏天能不洗就別洗!
哪些時刻不宜洗澡?
一起來了解一下~
01
夏天喜歡用冷水洗澡?
當心洗的“要命澡”
夏天天氣炎熱,有的人剛從很熱的室外回到家,就喜歡洗個冷水澡降溫,其實這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爲。
天氣炎熱時,人體出汗增多,皮膚毛細血管常處於擴張狀態,如果突然洗冷水澡,會刺激血管收縮,引起出汗不暢、心悸、頭痛等不適。尤其是中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高血壓、中風病史和心律失常人羣,應儘量避免在夏天洗冷水澡。這種“驟冷刺激”對身體而言,是一種負擔。
並且如果只是爲了降溫,冷水澡效果其實不如溫水澡,因爲冷水澡會給身體一種“環境變冷了”的假象,讓身體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因此冷水澡並不比溫水澡更降溫。
注意:
無論是哪類人羣,在劇烈運動過後,都不宜立刻洗冷水澡。而對於有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慢性病的人羣來說,洗熱水澡也是有風險的。
綜上所述,洗澡時水溫既不宜過高也不宜過冷,一般控制在38℃~40℃比較適宜,對心臟、血管、皮膚刺激都比較小,也有助於保護心臟。
02
夏天這3種澡能不洗就別洗
時間太長的澡:
夏天浴室溫度相對較高,長時間待在封閉、悶熱的環境裏,容易喘不過氣。
一般淋浴5~10分鐘就足夠了,即便是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20分鐘。
力度很大的澡:
健康的皮膚屏障,可以阻擋灰塵、細菌等進入身體,也可以起到保溼作用。如果搓澡力度太大,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造成敏感、幹癢。
要少搓澡,健康皮膚2~4周搓一次澡就可以了。力度要輕,以皮膚不發紅、不疼痛爲準。
清潔產品太刺激的澡:
夏天洗澡頻率高,如果使用清潔能力較強的清潔產品,比如硫磺皁等,可能會損害皮膚保護層,造成皮膚幹、癢,甚至誘發溼疹。
洗澡時,建議選擇弱酸性洗滌用品,有助於在清潔皮膚的同時減少對皮膚的傷害;洗澡後,及時塗抹保溼身體乳,幫助鎖住皮膚水分。
03
這3個時刻最好別洗澡
喫飽之後:
最好飯後一小時以後再洗澡。喫飽以後立即洗澡,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也可能加重心臟負擔。而且飯後馬上洗澡有可能會引起低血糖,甚至出現虛脫、暈倒等症狀。
劇烈運動後:
此時人體血液循環處於活躍狀態,立刻洗澡會加重心臟、血管負擔,對於體質差的人,可能還會有致命危險。
大量飲酒後:
醉酒會影響人的平衡感,在溼滑的浴室裏,可能會出現磕碰、跌倒等意外。
來源| CCTV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