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班就鼻塞咳嗽,還出現了胸悶,下班就好,難道是空調病?”近日,23歲的浙江上班族小劉被這個問題困擾了許久。檢查結果讓他恍然大悟:罪魁禍首竟是辦公室那隻人人喜愛的“團寵”貓咪。
辦公室“團寵”竟成咳喘元兇
23歲的小劉(化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近一個月來,他一進辦公室就鼻子發癢、不停咳嗽,有時還會胸悶,但下班回家後,這些症狀就神奇地消失了。“夏天空調開得多,我以爲是空調病,沒當回事。”小劉來到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找到了馬紅映主任醫師。
檢查報告顯示,小劉的免疫球蛋白E(IgE)高達1250IU/ml,而正常參考值應低於165IU/ml。IgE是反映過敏程度的關鍵指標,數值越高,過敏反應可能越嚴重。“醫生,爲啥回家就沒事?總不至於沒法上班了吧?”小劉一臉困惑。
馬紅映仔細詢問了辦公室的環境變化:“最近有沒有添新東西?比如綠植、設備,或者……寵物?”小劉突然一拍大腿:“對了!老闆上個月買了只貓活躍辦公室氛圍,大家經常擼貓,貓也愛在辦公室到處跑!”爲了驗證猜測,小劉又做了過敏原檢測,結果顯示他對貓毛的過敏程度達60.71IU/ml,遠超0.35IU/ml的非過敏標準。
原來,隨着貓咪在辦公室活動範圍擴大,加上同事們頻繁擼貓,貓毛早已飄散在空氣中。小劉每天在這樣的環境裏待8小時,自然成了“過敏重災區”。
目前,小劉通過規範的吸入藥物治療,症狀已明顯好轉。老闆得知後,特意給貓咪劃分了封閉活動區,還在他工位旁放了臺空氣淨化器。“現在咳嗽基本沒了,總算能安心上班了。”小劉說。
90%由過敏引發,這些誘因最常見
馬紅映介紹,哮喘是呼吸科常見疾病,我國約有4000萬患者,其中90%以上屬於過敏性哮喘。這類哮喘的誘發因素多樣,按常見程度排序如下:
首先是塵蟎,它藏身於牀墊、地毯、毛絨玩具中,是最主要的過敏原之一;其次是寵物毛屑(如貓毛、狗毛),隨着年輕人養寵物增多,這類過敏已成爲“新趨勢”;再次是黴菌,尤其在南方梅雨季節,牆壁、角落的黴菌孢子被吸入後,很容易誘發哮喘;此外,病毒感染、季節性花粉等,也可能成爲誘因。
“過敏性哮喘患者往往不只是氣道過敏,還可能合併過敏性鼻炎、結膜炎或蕁麻疹。”馬紅映舉例,有的患者一掃地、抖被子就打噴嚏、流鼻涕,其實就是對塵蟎或粉塵過敏的表現。
治療哮喘激素不可怕,停藥才危險
在臨牀中,馬紅映發現大衆對哮喘治療存在不少誤區。
最常見的是“談激素色變”。很多患者聽說治療需要用激素,就擔心副作用,擅自停藥。其實,哮喘治療以吸入激素爲主,劑量僅爲口服激素的幾十分之一,且直接作用於氣道,全身副作用微乎其微。
另一個誤區是“症狀消失就停藥”。哮喘有個特點:發作間歇期或用藥後,症狀可能快速緩解,患者會覺得過敏好了,但此時氣道的過敏炎症仍在。“就像火被暫時澆滅,但火星沒掐滅,一遇風就會復燃。”馬紅映強調,必須在醫生評估後,根據肺功能、症狀頻率等指標,逐步減藥或停藥,擅自停藥可能導致病情反覆,甚至誘發致命性急性發作。
還有人擔心“哮喘要終身用藥”。馬紅映解釋,目前雖無法根治哮喘,但有“臨牀治癒”的概念:通過規範治療,患者一年內不發作,無需口服激素,僅需少量吸入藥物維持,就能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哮喘治療的關鍵是長期管理,別讓炎症悄悄損傷肺功能。”
預防過敏性哮喘,避開過敏原是首要
如何預防過敏性哮喘?馬紅映建議,最核心的是遠離過敏原。如果明確對貓毛、狗毛過敏,建議儘量不養寵物。如果實在難以割捨,一定要做好防護,比如給寵物劃定固定活動區,避免進入臥室;每週用吸塵器徹底清潔環境,減少毛屑殘留;使用空氣淨化器降低空氣中的過敏原濃度。
對塵蟎過敏者,要勤曬被褥、定期清洗牀品,避免使用地毯、毛絨玩具;南方潮溼地區要注意防黴,及時處理牆壁、角落的黴變;春秋季花粉高發時,外出可戴口罩,回家後及時換衣服、洗臉漱口。
規律用藥、定期複診也很重要。“哮喘不可怕,只要避開過敏原、規範治療,就能有效控制,不影響正常生活。”馬紅映說。
來源:寧波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