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的足球 綻放的夢想

2025“冰絲帶”無人機飛行大賽舉行

會“飛”的足球 綻放的夢想

足球不只能在地上踢,還能在天上“飛”?

2025“冰絲帶”無人機飛行大賽暨首屆低空競速聯盟無人機冠軍賽近日在北京國家速滑館迎來激烈角逐。活動吸引了數百名小飛手參賽,無人機足球3對3項目頗受關注。

比賽場地不大,長8米、寬4米、高4米的封閉空間內,在距離兩條底線1米遠、3米高處各設一個直徑40釐米的圓形“球門”,每隊由3名選手各操縱1架直徑爲20釐米的球狀無人機,可以互相配合、碰撞攔截,無人機穿越對方球門次數較多的一方獲勝。

最終,來自北京順義區的“少年之家一隊”捧得桂冠,隊員是3名初中生。“他們接觸無人機飛行還不足1年,從障礙競速轉項到無人機足球也就5個月。”教練任亞男難掩欣喜。

一舉奪魁,來自紮實的操作基本功和默契配合。學期中,每週三、六、日的17點到20點是團隊雷打不動的訓練時間。12歲的王梓伊在隊中年齡最小也最辛苦,光是訓練往返路上就要花3個多小時,“如果我不按時參加訓練,大家的攻防演練就不好進行,既然加入了團隊就要有責任心。”平日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她,一上場就像變了一個人。“快回防!”“我來補位!”“你到左邊懸停!”訓練場上,她的聲音洪亮堅定。

穆炳滔是北京市順義三中學生,作爲團隊的攻擊手,平時文質彬彬的他在比賽中可是個“狠角色”。他操控的無人機從一開始飛得搖搖晃晃、經常撞上球門,到可以在2秒內完成起飛到空心進門,表現出色。“沒有捷徑,就是靠不斷訓練來培養手感。”穆炳滔說,“讓無人機飛進球門看似簡單,但上、下、左、右、旋轉、校準等按鍵必須配合到位,操控者還要有較強的空間感,不然總會和球門擦肩而過。”

來自北京市十一學校順義學校(楊鎮一中)的陳浩博則是團隊裏的“多面手”,不僅心理素質好、擅長操縱無人機懸停阻擋對手,還會修理無人機。無人機在比賽中發生碰撞是常事,如果不能在限定時間內修理好,就會被判負。陳浩博的加入提高了團隊的競爭力,賽後他激動地說:“我們夢想成真了!”

“順義區教委在場地協調、人員調度方面給了我們很多支持。比賽奪冠後,不少家長來諮詢無人機培訓。”順義區少年之家培訓部主任李麗娜告訴記者,家長們希望藉此培養孩子的抗壓能力、協調能力與溝通能力。

隨着暑假來臨,少年之家團隊將開啓集訓,備戰將於8月初舉辦的2025年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全國比賽強手更多,到更大的舞臺去競技,能夠讓孩子們學習到先進的技戰術,進一步提高水平。”任亞男說。

“無人機足球項目已經是十五運會羣衆比賽項目了,希望未來能到全運會賽場上展現我們的風采!”陳浩博說。

《人民日報》(2025年07月10日 第 15 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