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近日,小米汽車在SU7新車訂購頁面中,對相關駕駛輔助功能的表述進行了調整,將“智駕”更名爲“輔助駕駛”。如“小米智駕Pro”改爲“小米輔助駕駛Pro”“Xiaomi HAD”改爲“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當前,各家車企正調整智能駕駛話術,從過度營銷轉向理性宣傳,重點強調輔助駕駛本質與駕駛員責任。比如,上汽通用五菱將靈眸智駕系統功能定位調整爲“輔助駕駛”,比亞迪也把“天神之眼”智駕系統更名爲“駕駛輔助系統”。華爲乾崑在發佈高速L3商用解決方案時,使用的是“智能輔助駕駛”的表述。
此外,多數車企門店不再主動宣傳城市NOA覆蓋範圍或“脫手駕駛”功能,轉而強調空間表現、座艙舒適度等基礎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召開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准入及軟件在線升級管理工作推進會,針對智能駕駛(智駕)領域的宣傳、功能使用和技術部署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規範性要求。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要深刻領會《通知》要求,充分開展組合駕駛輔助測試驗證,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不得進行誇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擔負起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切實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