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尾”的廣菲克 車主保障誰來接盤?

【環球網汽車綜合報道】2月6日,Stellantis中國在微博上表示,“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和“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統稱“合資公司”)已於2022年年底向法院提出破產申請且該申請已被法院受理。對於合資公司本土生產和銷售的Jeep品牌國產車輛(“國產Jeep”)、菲亞特品牌國產車輛(“國產菲亞特”)及銷售的菲亞特品牌進口車輛(“進口菲亞特”),合資公司目前已無法保障上述車輛的日常維保及售後服務。爲使上述車主可繼續享有高品質的售後服務,Stellantis中國決定自今日起提供上述車輛的維保及售後服務。”

2022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團宣佈,由於之前宣佈的Stellantis集團獲得與廣汽集團合資企業廣汽菲克多數股份的計劃缺乏進展,Stellantis集團將採用輕資產方式在中國發展Jeep品牌,並與廣汽集團協商終止本地合資企業。此後,Stellantis集團將專注於在中國分銷Jeep品牌的進口汽車。隨後,廣汽集團也發佈公告稱,廣汽菲克近幾年持續虧損,且今年2月以來一直無法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廣汽集團和Stellantis正在協商有序終止合資公司,並將依法依規妥善處理合資公司的相關事宜。

雙方的表態直接給廣汽菲克判了“死刑”,儘管有些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從2022年2月開始,廣汽菲克就基本處於“停擺”狀態,產銷數據從“35”到“1”,再到“-”。對於廣汽菲克來說,這樣的結局着實有些遺憾。當然,對於Jeep來說,也許更多是一種解脫。兩次國產經歷,等來的卻是同樣的結局。

菲亞特集團是意大利著名汽車製造商,成立於1899年,旗下品牌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Jeep、道奇、法拉利、瑪莎拉蒂、阿爾法·羅密歐等。1999年4月,南京菲亞特成立,菲亞特首次以合資企業的形式進入中國。2007年12月,菲亞特集團與南汽集團終止合作。

2007年,Jeep以進口方式進入中國市場,並先後引入全新大切諾基和指揮官兩款重量級車型。2010年3月,菲亞特集團和廣汽集團合資成立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首款國產車型菲翔於2012年9月正式上市,官方指導價爲10.88-15.88萬元。此後,廣汽菲亞特陸續國產致悅等車型,與此同時銷售菲亞特品牌旗下經典進口車型,包括菲亞特500和菲躍。

2014年1月,菲亞特與克萊斯勒合併成立“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成爲全球第七大汽車製造商。2015年1月,廣汽菲亞特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爲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2015年11月,Jeep首款國產車型正式上市,自由光成爲全新Cherokee(切諾基)國產後新名稱,售價爲22.98萬元-31.58萬元。此後,Jeep陸續國產自由俠、指南者、大指揮官等擴大產品陣營。數據顯示,2016年廣汽菲克銷量爲17.99萬輛,2017年同比增長23.57%至22.23萬輛,佔廣汽集團銷量10%以上,是廣汽菲克成立以來的銷量巔峯。

廣汽菲克的銷量成績從2018年後就不容樂觀,基本是每況愈下,最終菲亞特宣佈撤出中國市場,僅存Jeep品牌獨立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2021年銷量分別爲12.52萬輛、7.39萬輛、4.05萬輛、2.01萬輛,連續四年銷量下滑,併成爲廣汽集團銷量跌幅最大車企。

對於一家合資企業而言,這樣的成績顯然十分難看,要知道當時長安鈴木退出中國市場時,全年累計銷量還有3.45萬輛,東風雷諾則與廣汽菲克相近(1.85萬輛)。

從一個每年銷量20多萬輛的主流品牌,到終止合資宣佈退市,Jeep花了5年時間。2021年9月,Stellantis集團宣佈關停廣汽菲克廣州工廠。據廣汽集團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年末,其資產總額86.81億元,負債總額86.78億元,幾乎已經邁入資不抵債。

從2015年自由光國產到現在,Jeep最終還是沒能撐過“七年之癢”,但解脫後的Jeep未來如何走下去依然是一團迷霧,專注於進口只是一種經營模式,如何經營好纔是關鍵。

其實,Jeep專注於進口也是好事,可以以最小的成本實現利益最大化。當然,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Jeep在國內還剩下多少情懷,現在還得打一個問號。如今,Jeep在進口車市場又靠什麼才能重新取得原來的輝煌呢?(汽車行家)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