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鄉村振興,洞見丹姿時代責任

伴隨鄉村振興工作如火如荼地展開,各大企事業單位紛紛積極參與其中,相應取得一定的成果。如近期民政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專門印發通知,公佈了《全國性社會組織、東部省(直轄市)社會組織與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結對幫扶名單》。而在這份名單中,出現了中國自主化妝品品牌丹姿的身影,其成立的廣東省丹姿慈善基金會(簡稱:丹姿基金會)成爲鄉村振興幫扶的專業慈善組織。

鄉村振興的模式多樣,不同領域、不同企事業組織的做法也呈現多元化。具體到化妝品行業,常常會見到部分品牌企業通過直播帶貨、推出地方文化特色的產品等舉措來響應政策。反觀此次入圍鄉村振興“幫扶名單”的丹姿基金會卻有着另一套公益思路。

據瞭解,丹姿基金會在鄉村振興政策實施後,走進當時尚屬國家級貧困縣——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經過專業田野調查,2019年正式開始實施 “丹姿鄉種計劃”。通俗而言,該計劃重點開展新型特色農產品的有機種植推廣和鄉建人才培養,即通過提升化妝品特色原材料的開發利用程度,打造助農增收的“新引擎”。通過撬動政府、科研與社會組織、公衆等多方資源,開展環境、生態、人文、農耕、營銷等領域的優化探索。

透過此次丹姿基金會入圍鄉村振興“幫扶名單”還發現,丹姿基金會踐行社會責任已經歷時多年,陸續打造了“丹姿百善計劃”、“丹姿甘霖計劃”等多個公益項目,從農村社區及山區小學基礎設施援建到偏遠農牧區社區學校水安全援助項目,多樣化的善舉釋放“美力”,長期致力於化妝品行業與自然資源、環境以及鄉村文旅等有機融合,注重“精準滴灌”,真正、真誠投入到公益事業的深層體系之中。

丹姿基因會的公益模式,已經從焦點傳統項目實操、資助短期熱點事件等“1.0傳統慈善模式”,逐步邁向公益行業發展、慈善大數據、鄉村振興和雙碳計劃等戰略性支持,並竭力追求項目“品牌化/差異化/效能化”,成功構建出一套極具前瞻性和獨創性的國內中小型民營企業“2.0現代公益模式”,將化妝品品牌踐行社會責任提升到了一個全新高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