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高溫下的滿負荷堅守

近年來,隨着即墨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和企業用水量也在與日俱增。入伏以來,天氣持續高溫,城區用水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明顯。而降雨不足等原因導致原水供應短缺,加上高溫天氣導致原水水質複雜多變,這些因素爲今年高峯期的制水供水工作增加了不小的挑戰。

藿香正氣膠囊、毛巾、水壺……進入夏季供水高峯期以來,這些物品已經成爲同濟水廠副廠長解本水每天上班時戰高溫鬥酷暑的“法寶”。

中午1:00多,記者在即墨區自來水公司同濟水廠見到了剛處理完設備突發故障的廠長宋志鵬和副廠長解本水,剛聊了沒幾句,兩人通過監控看到運送淨水劑的車輛進入廠區後,又連忙去組織卸車清點。

從加藥車間忙完,穿過三期制水車間來到泵房,大家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

記者瞭解到,目前即墨城區供水主要來自同濟水廠、市北水廠和黃家山水廠,而同濟水廠和市北水廠已連續多日處於滿負荷運行狀態。特別是同濟水廠,7月份以來,平均日製水量已超過8萬餘立方。而滿負荷運轉下,供水設備設施和人員均擔負着巨大的壓力。解本水告訴記者,目前大家的工作量相較平時多了兩到三倍,所有的備用設備已全部投入使用,一旦制水設施出現突發狀況,值班在崗人員必須隨叫隨到,全力保障供水暢通。

與水廠面臨同樣挑戰的還有水質檢測中心,高溫天氣下的原水水質不穩定,給水質監管工作也出了不少難題。在王圈水庫,記者見到了正在取樣檢測的工作人員。即墨區自來水公司水質檢測中心副主任隋愛妮告訴記者,夏季的原水,由於溫度較高,水中微生物會較以往活躍一些,在降水量充足時,由於雨水的沖刷流動會減少雜質的產生,而今年夏天由於降水少,難以形成有效徑流,所以本地的原水水質與往年相比,處理難度較大。

針對水質變化情況,入夏以來,即墨區自來水公司水質檢測中心工作人員重點加強了原水和管網末梢水水樣的檢測頻率,從“進水端”到“出水端”,隨時掌握水質變化情況,並將結果及時反饋水廠,以便及時調整制水工藝。

同樣奮戰在高溫下的還有供水管道安裝工人。在即墨區實驗三小新校區施工現場,爲校區實施的供水配套工程已經進程過半,自來水公司的施工人員常志奎告訴記者,由於工期比較緊張,大家都顧不上高溫酷暑,抓緊每一分時間來確保工程進度,實驗三小的供水配套將於7月底前完成交付。與此同時,在汽車產業新城,自來水公司的另外一支施工隊伍也在緊張地忙碌着。記者在現場看到,奇瑞工廠項目的供水配套工程的溝槽已基本挖掘完畢,所有的供水管道已經整齊地碼放在溝槽旁邊,據現場的工作人員劉雙鵬介紹,一週內將完成全部管線的鋪設。

目前,即墨城區日供水量已多日維持在18萬立方左右,峯值仍未到達,隨着高溫的持續,預計用水量還會有所增加。面對着滾滾熱浪,不同職責的即墨供水人在各自的崗位上依舊是鬥志昂揚,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地保障着供水暢通。驕陽下、酷暑中,一抹抹溼透汗水的“供水藍”爲這座城市的夏季注入了清涼與活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