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針對偏遠山區獨居老人居住分散、送餐不便現狀,探索推行的“鄰里互助”模式。七里鄉發揮黨員聯戶機制優勢,通過鄰里互助解決了當地82位高齡獨居老人的就餐難題。
隨着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空巢、獨居、留守、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就餐問題成爲羣衆關心的民生實事。
今年,衢州市政府將“幸福餐桌”老年人助餐服務提升工程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制定出臺《關於提升“助老三件事”服務能力的實施意見》,明確到 2023年底,爲全市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潔、助醫”等家門口幸福養老服務,讓居家老年人生活上有保障、服務上有供給、健康上有支撐。
圍繞這一目標,當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探索出“1+X”配送餐、“勞養結合”老年食堂、“老人+居民”共享和“鄰里互助”模式,做實民生實事,增強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
具體實踐中,以街道、鄉鎮爲單元統籌謀劃幸福食堂和助餐點,通過1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食堂或中心村幸福食堂、養老機構食堂配送X個村社,以點帶面,建立方便可及的助餐服務網絡。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照料中心開設“共富工坊”,引入適宜老年人的來料加工項目,既吸引老年人就餐,又拓寬增收途徑。老年食堂在保障好老年人就餐的同時,向其他社會人員開放,實現長效運營等。
模式的創新,帶來了服務質效的顯著提高,如,轄內龍游縣湖鎮鎮依託敬老院配送餐,爲鄰近33個村80週歲以上的老人和60週歲以上低保老人提供中、晚餐配送服務,平均每餐配送570餘份。江山市大橋鎮橋頭村吸引10多位老人在來料加工點工作,剔除餐費後人均月增收800餘元。柯城區信安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日均向其他社會人員售餐35份左右。
此外,爲保障幸福食堂持續運營和老年人健康用餐,衢州市民政局還聯合當地人力社保、市場監管部門分別出臺《關於開發養老服務領域公益性崗位工作的通知》,起草《關於進一步加強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
衢州市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柴志強表示,將繼續深入推進這項民生實事,今年內實現有需求的老年人助餐配送餐服務全覆蓋,累計建成幸福食堂561家、助餐點522家,助餐、配送餐服務達到150萬人次,有效緩解居家老年人特別是高齡、失能半失能、獨居等老年人的“喫飯難”問題。(作者:吳鏞 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