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無比浩蕩,探索永無止境。9月17日全國科普日期間,來自北京市東城區九十六中的30餘名學生,同線上全國青少年一起,走進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環保科普課堂,正式拉開了2023年“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生態環境科普活動的序幕。
近年來,社會公衆對生態環境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生態環境領域的科學普及成爲匯聚環保力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抓手。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科技處四級調研員吳豐成表示,此次活動以“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爲主題,“無廢城市”建設作爲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環。廣泛開展青少年科學技術普及活動,也是生態環境部“十四五”生態環境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務。
爲配合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向廣大社會和公衆推廣“無廢”理念,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啓動了無廢公衆教育項目。以學校爲平臺,通過學生帶動家庭、家庭帶動社區、社區帶動社會,傳播“無廢”新理念。基金會劉春龍祕書長說,今天的活動正是基金會長期工作的有力延伸,希望通過“科普少年行—無廢進校園”活動,能夠將環保知識和實踐帶給更多的青少年,年輕人是未來的希望,年輕人積極參與和關心環境的態度將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積極影響。
什麼是無廢城市?建設無廢城市,我們能做什麼。帶着問題,喬琦老師爲同學們帶來科普日的第一課《身邊的無廢城市》,教導大家在學習中、生活裏如何參與無廢城市建設,做小小環保衛士。在實踐課堂上,同學們感受了一場與衆不同的旅行,在北京市東城區九十六中李夢菲老師和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第六分社副社長田怡的帶領下,同學們隨着小餐盒的腳步,瞭解了餐盒回收利用的整個過程,紛紛表示要做踐行無廢理念的小主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