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阿里健康公益、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共同發起、阿里巴巴公益支持的小鹿燈兒童重疾救助公益項目在浙江省山區26縣的一期救助工作已順利完成,自去年6月啓動至今,已覆蓋462個鄉鎮及街道,成功主動救助536名患兒,累計撥付救助資金1108.37萬元。
據介紹,小鹿燈是由各級政府、知名醫療單位、醫療專家、權威公益機構與阿里健康公益共同發起,阿里巴巴公益支持的公益項目,目的是爲了幫助患有重大疾病的兒童及其家庭渡過難關,提供就醫愛心通道,對接優質診療資源並提供診療費用援助,同時幫助減輕赴外地就醫帶來的出行及住宿負擔。
阿里健康資深副總裁馬立介紹說,在共青團浙江省委和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下稱“浙大兒院”)的支持下,項目通過“發揮醫聯體優勢”、“共青團助力”、“縣縣有社工”三項舉措,深入每縣每村開展“主動救助”,幫助患兒家庭走過求醫之路,使患兒得到及時科學的治療。
發揮醫聯體優勢,在家門口看上名醫
爲及時發現每一個需要幫助的患兒,小鹿燈聯合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浙大兒院,發揮浙大兒院醫聯體優勢,聯動省內各級醫療機構,從省級兒童醫院到市級婦幼保健院、縣級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在26縣拉起一張“主動救助網”。
各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所張貼海報、廣泛宣傳,縣級醫院日常篩查,市級醫院協同診治,省級醫院下縣義診、交流、指導、培訓,各級醫療機構緊密聯動,共同形成“宣-篩-診-治-救”網絡,根據患兒的治療需求提供就醫綠色通道、基因檢測、再生育指導、遠程會轉診等醫療服務,爲他們提供優先、便捷、專業的醫療援助、經濟援助,幫助山區患兒早發現、早確診、早干預。
據統計,項目一期中,由浙大兒院牽頭的醫聯體網絡累計派出義診專家90餘人,義診32場,在校園、醫院、鄉鎮累計篩查患兒超過3700人。
共青團助力,救助觸角深入山區
爲讓救助的觸角深入山區,小鹿燈還在各地組建救助工作小組,由市、縣團委指導鄉鎮團委、學校團學組織、青年社會組織,並聯合開展工作,形成“共青團統籌協調、大數據信息支撐、社會組織主動救助”的青少年醫療救助新模式。
在蒼南縣,當地團委通過縣電視臺在各頻道黃金時間滾動播放小鹿燈介紹,方便居民瞭解項目;在衢州市柯城區,團委邀請當地三甲醫院的醫生送醫上門,定期爲患兒提供康復指導;在龍泉市、青田縣、雲和縣、景寧縣,當地團組織結合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在廣場、社區開展項目宣傳和義診;在淳安縣、遂昌縣、天台縣、文成縣等地,廣大中小學生通過“開學第一課”和安全教育課堂接受了意外傷害自救自護和重疾預防教育。
不僅如此,項目充分發揮數字化優勢,讓數據和服務多跑路,讓患兒和家長少跑腿。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巧用浙江數字化改革成果,只要是浙江省山區26縣的低保家庭患兒,通過浙江一體化數字資源系統(IRS)驗證後患兒家長即可免除家庭經濟困難證明。此外,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還發揮全國希望工程的系統優勢,爲省外異地就醫的患兒協調調取醫保異地結算證明,幫助患兒成功獲得救助。
縣縣有社工,家家有指導
“項目是真的嗎?線上申請怎麼填?醫保結算單是哪張紙?”面對受助患兒家長可能遇到的問題,小鹿燈項目在落地過程中組建起一個由社工和志願者組成的協同團隊。一期項目中,26縣共有44個社工組織的120餘名社工和志願者參與其中,提供從諮詢、登記、申報、審覈、資料準備、報銷到回訪的全流程服務。
蒼南縣人民醫院社工部副主任林少少介紹,僅在蒼南縣,就有40餘名志願者走在救助的第一線,他們主動聯繫篩查出的困難患兒,實地走訪、協助申請,同時提供心理疏導。
公益是行動,也在無形中傳遞愛心。今年3月,龍泉市的小苗(化名)確診爲丘腦惡性腫瘤,化療4次、放療30次後,家庭因爲看病陷入了困境。小苗媽媽通過病友和朋友圈得知小鹿燈項目,抱着試試看的心情在平臺填寫了申請資料。龍泉社會組織志願者和團市委工作人員馬上主動聯繫家長,實地調查情況、指導申請材料準備,兩週後就收到了救助款31300元,救助完成後又再次走訪慰問。來自社會的關懷讓小苗媽媽倍感溫暖,她說希望成爲小鹿燈志願者,自己也出一份力,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患兒家庭。
據悉,目前浙江省小鹿燈已完成一期覆蓋目標,山區26縣都已搭建起兒童重疾主動救助的網絡。接下來項目組將根據省內重疾患兒家庭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提升幫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