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科技向善,以ESG理念引領鄉村數智未來

——中興通訊助力四川鹽源美麗數字鄉村建設

摘要:本案例描述了中興通訊積極踐行ESG理念,利用信息技術在四川鹽源開展美麗數字鄉村建設的實踐。中興通訊深刻理解和贊同ESG的巨大社會意義,將企業ESG實踐與鄉村振興、數字鄉村、共同富裕等國家重大議題緊密結合。在四川鹽源,中興通訊通過開展網絡和信息化建設爲本地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偏遠地區通訊問題從沒有網絡直接跨入4G時代,實現“一步跨千年”。鹽源地理環境惡劣,全年面臨各種地質災害威脅,中興通訊通過綜合應急指揮平臺提供全程、全時、全域資源共享和指揮協同,有效提升地質災害防治效率。利用數字化手段,通過智慧醫療爲鄉村解決了就醫難,看病難;通過遠程教育解決教育資源短缺的問題;通過智能平臺提升農作物品質及產量,助力鹽源脫貧致富。

關鍵詞:中興通訊;四川鹽源;ESG;可持續發展;科技向善;鄉村振興;數字鄉村;信息技術

案例正文

一、案例背景

自2004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次提出ESG投資概念以來,ESG已經逐步演化成爲全球治理、國家治理再到公司治理不同層面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時代新命題。近年來,ESG理念在中國順風啓航,ESG行動本土化進程在加速前行。2022年7月深交所發佈了《國證ESG評價方法》,在建構原則部分,《方法》開宗明義地指出:“立足本土,引入反映中國特色的ESG價值觀,聚焦‘雙碳’、創新驅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等國家戰略”。這要求中國企業踐行ESG理念時,不僅要以實際行動爲社會創造商業之上的價值,更要立足國家戰略,與國內重大議題緊密結合,承擔時代賦予企業的職責和使命,爲ESG的發展衍生出新的中國內涵。

作爲數字中國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結合點,數字鄉村建設受到高度重視,也成爲以ICT企業爲代表的高科技行業助力中國ESG高質量實踐的重要抓手。作爲“數字經濟築路者”,中興通訊秉持“讓溝通與信任無處不在”願景,堅持商業向善、科技向善、內外兼修的ESG價值理念,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和數字鄉村建設等政策,以5G築基,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讓鄉村居民一起享受數字經濟發展的紅利。本案例以四川鹽源爲例,介紹中興通訊助力四川鹽源建設美麗數字鄉村、消弭數字鴻溝的生動ESG實踐。

二、具體實踐

四川鹽源是隸屬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一座縣城。儘管曾經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因鹽鐵之利而繁榮,但進入現代社會後因地方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因素,已成爲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自2012年開始,中興通訊聯合中國電信在四川鹽源開始了網絡建設,“人背馬駝”,將一個個基站設備運上山。2019年底,全縣完成4G網絡覆蓋,2022年底24個鄉鎮覆蓋5G信號,實現通路、通電、通網,爲各項產業政策實施奠定了基礎。

(1)、移動通訊改善溝通不便

交通是制約鹽源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鹽源沒有高速、鐵路、機場,僅有一條出縣的國道,冬季雪天小高山要封路,全縣24個鄉鎮有13個鄉鎮距離縣城100km以上,有4個鄉鎮出行至縣城甚至需要坐船,單邊行程耗時5小時左右。

2019年底全縣完成4G網絡覆蓋,2022年底24個鄉鎮覆蓋5G信號,通過網絡鏈接讓偏遠的鄉村實現“一步跨千年”的通訊進步。保障全縣網絡暢通,消除溝通時間差,讓閉塞的山區也能獲得大山外乃至全世界的最新訊息。

(2)、指揮平臺提效災害治理

鹽源幅員面積廣闊,森林草原面積大(55.88萬公頃),地勢險峻,降雨不均,1-6月爲防火期,每年在森林草原防滅火上投入的資金多達2億餘元;下半年是鹽源汛期,6-9月降雨量達全年降雨量的70%-90%,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質災害點多達400餘處,受威脅人民羣衆多達5萬餘人,影響財產10億餘元。

2022年起,中興通訊在鹽源建設綜合應急指揮平臺。平臺利用數字化技術,通過前端感知源數據收集和整合鹽源縣現有各項數據信息(公安、林草、水利、雪亮工程),建成多部門信息於一體、功能齊備的綜合指揮平臺,建設智慧大腦,實現全程、全時、全域資源共享和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的業務協同,構建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和應急聯動指揮體系。平臺建成後,將推動相關風險防範由傳統的“人防”向“人防+技防”模式轉變,能提升全縣應急響應、指揮救援、調度的能力和效率。

(3)、遠程醫療解決看病難題

受不利的地理、交通條件限制,鹽源邊遠地區醫療資源不足,醫療人才、器材、經驗缺乏,病人看病難、成本高的問題一直難以解決。

2019年,涼山州第一臺“遠程診療設備”在鹽源縣醫院成功應用於“5G遠程醫療會診中心”,向上實現與社會醫療資源的對接,打通與醫學專家“面對面”的會診通道;向下與各鄉鎮醫院搭建5G遠程診療平臺,將縣醫院優質醫療資源輻射到邊遠鄉鎮。此外,“遠程心電監護設備”已應用於對病人心電圖的實時監護,通過實時信息傳遞,由專業機構對病人的心電情況進行及時的數據檢測、分析及預警,通過數字化手段及時干預,挽救生命。

(4)、遠程教育提供優質資源

偏遠山區的學生很難得到與大城市相匹敵的教育資源,即使很多學生有更強烈的求學願望和難得的才能天賦,但由於客觀因素的限制,他們往往很難得到優質的教育、專業的指導和廣闊的視野。

在民族中學,中興通訊利用雲電腦和5G網絡打通教學通道,將成都七中、棠湖中學、成都四中等名校教學資源輻射到民族中學,實現了網絡教學班班通,教學課程時時同步,也讓山裏的學生看到大城市的生活。成立多樣社團,發展學生特長,如體育特長生、音樂特長生等,利用數字化技術分析學生訓練數據,實時調整訓練計劃;利用網絡平臺學習和傳播音樂作品,讓學生有機會感受前沿藝術,汲取養分。

(5)、數字手段提升農業價值

鹽源的第一產業是農業,其中蘋果、花椒和核桃是最主要的作物。由於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鹽源蘋果多類品種獲得省優、部優優質產品稱號。全縣擁有果園15萬畝,年產量達1.5億斤,佔四川蘋果總產量的60%。目前,鹽源農業生產主要靠人工進行,機械化、智能化程度低,收成受氣候影響很大。中興通訊利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推動鹽源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藉助電商直播等平臺,促進農產品電商轉型。

建設現代蘋果試驗示範園。中興通訊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蘋果種植深度融合,搭建了種植環境監測平臺、果樹生育期管理平臺、智能水肥一體化平臺、微型氣象站、種植技術培訓平臺,實現對示範園環境、氣象、土壤情況實時分析、精細灌溉、智能施肥、病蟲害識別,推動傳統農業由“人力式”向“智能化”轉變。

借電商之翼走向全國。中興通訊開展“網紅助力鄉村振興”進鹽源活動,採取直播帶貨、電商、微商等方式開展線上促銷活動,累計搭建農產品電商銷售平臺65家,發展微店3萬餘家,培育“農產品+”“零售+”農村電商服務站119個,形成了以川、渝、滇、黔爲中心,輻射湘、閩、蘇、皖、浙的龐大銷售網,線上銷售佔比達56%,銷售額達20億元以上。

2020年抖音直播走進鹽源縣火熱售賣原產地好產品。爲宣傳好鹽源特色優質農特產品,促進鹽源蘋果、花椒、核桃等農特產品銷售,在農特產品銷售旺季,鹽源縣人民政府聯合抖音、蘇寧易購等平臺舉行鹽源縣豐收節,藉助平臺優勢,通過#縣長來直播,#DOU地道 等多個助農項目,走進原產地展示大山裏的好東西,縮短“原產地”到“用戶餐桌”的銷售鏈路。鹽源縣人民政府和廣大果農羣衆也緊抓電商紅利,積極推進當地農產品上行,促進農產品電商轉型。

在四川鹽源建設美麗數字鄉村,是中興通訊契合國家政策與地方特色,因地制宜開展卓越的ESG實踐縮影,也是中興通訊堅守“讓溝通與信任無處不在”的初心最生動的詮釋。作爲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和全球電子可持續發展倡議組織成員,中興通訊將繼續堅持“數字經濟築路者”的生態定位,以ICT融合科技創新產品及服務致力於貢獻於個人客戶、行業客戶及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堅持商業向善、科技向善、內外兼修的ESG價值理念,助力消弭數字鴻溝,積極貢獻全球社區,以數智創新塑造可持續未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