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正值重陽節,這一天,神木市包括鎮街養老服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56家養老機構集中啓動,進一步健全了養老服務體系,優化了養老服務佈局。
養老,作爲民生要計,一直是神木市重點“着墨”的領域。目前,神木市常住人口57.12萬人,60週歲以上老年人7.23萬人。如何讓養老成爲一件幸福的事,如何讓老年人的生活更美好,神木市一直在努力。
近年來,神木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方針爲主線,在做好基本養老保障的基礎上,積極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創新體制機制,通過打造農村互助幸福院、城鎮居家養老服務、社區日間照料、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等多元化養老模式,初步形成了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城鄉均衡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安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爲更好服務轄區老年羣體,構建“以居家養老爲基礎、社區服務爲依託、機構養老爲補充”的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服務體系,鴛鴦塔社區於2022年3月建成佔地面積350平方米的日間照料中心,並投入使用。鴛鴦塔社區老年日間中心分爲餐飲照料區和文娛保健活動區兩部分,可爲老年人提供餐飲、基礎體檢、手工編織以及琴棋書畫等文娛活動,全方位滿足轄區老年人在生活照料、精神文化、衛生健康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提高老人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
建設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是神木市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設施的舉措之一。爲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神木市把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作爲全市“一號工程”,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全市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領導小組,出臺了《神木市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神木市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資金補助辦法》等一系列政策制度,成立了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作專班,完善了養老機構建設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推進全市養老事業發展。不斷加大制度創新、政策供給和財政投入力度,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補齊基礎設施短板,構建了以居家爲基礎的智慧居家養老、社區爲依託的日間照料中心、鎮村爲支撐的幸福互助院多元養老服務體系,持續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神木市共建成養老服務機構396家,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牀位85張。”神木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現有公辦集中供養機構2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0家,村級養老機構339家,民辦養老機構19家城鎮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6個,基本實現農村互助幸福院行政村全覆蓋、城鎮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全覆蓋,養老服務硬件設施日益完善。
“我中心通過建立以‘互聯網+大數據+手機APP+智能呼叫’等智慧養老信息平臺,整合線下養老服務機構,構建起以居家緊急救助、生活照料、健康服務等爲主要服務內容的智慧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截至目前,共爲麟州街道 800 多名失能半失能、獨居、高齡老人提供剪髮、做飯、保潔等基本養老服務以及精神慰藉、緊急援助等智慧居家養老服務。”神木德和智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副主任高樂介紹,藉助智慧居家養老服務雲平臺,該中心已爲老年人提供了每人每月不少於5次入戶服務,服務時長每人每月不少於7.5 小時,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全方位服務,讓老人們可以安享晚年。
營造讓老年人安心舒適的養老環境,事關整個城市的幸福感。爲此,神木市不斷探索創新,與時俱進優化養老服務,推行養老服務信息化升級,打造神木智慧養老服務平臺,讓貼心服務隨叫隨到。
“目前,全市共有城鎮智慧居家養老機構5家,居家養老模式已日趨成熟,轄區老人在家裏就能享受都舒心的養老服務。”神木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依託智慧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神木市不斷優化居家上門服務,採取“家政+養老”、養老機構延伸服務等多種模式,爲2900名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每人每月7.5小時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推進居家養老助浴服務試點,着力推進爲60歲以上經濟困難和80歲以上高齡失能老年人提供不少於1萬人次的專業助浴服務。
此外,神木市還進一步改善居家養老環境,爲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設家庭養老牀位,提供了不少於5000人次的居家上門服務。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建成醫養結合養老機構3家,服務老年人170人。(白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