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今年《劍網3》與重慶交通大學科研團隊合作、攜手中國綠化基金會,開展了“沙海行約”主題活動,每一個玩家都能在遊戲內親身參與到“點沙成土”的過程中,而劍網3將活動公益收入全數捐贈給中國綠化基金會“點亮阿拉善”公益項目,在阿拉善地區(騰格裏沙漠)種植梭梭樹,每一位玩家都爲改良一沙一土、修復生態屏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關鍵詞:遊戲+、社會責任、生態文明、環保公益、
案例正文:
八大沙漠、四大沙地,截至2019年,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達257.3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26.81%。嚴峻的土地沙漠化現狀引起了國家和全社會的重視,作爲代表性遊戲企業,西山居積極發揮遊戲平臺優勢,以沉浸式公益爲特色,協力廣大遊戲玩家開展了年度公益項目“沙海行約”,帶領玩家羣體向上向善、助力公益,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
趣味科普,構建多元化公益場景
一個偶然的機會,《劍網3》接觸到了易志堅教授團隊,瞭解到在茫茫荒漠中還有這麼一羣人,在做着一件堪稱不可能的事。易教授研究的“沙漠土壤化”技術,是在沙子中混入一種植物纖維粘合劑。與水攪拌後,沙粒的質感則發生了神奇的變化。混合材料間產生了一種約束力,它讓沙子變得像土壤一樣,能夠存續水分和材料,植物也因此才得以在沙漠中存活。十數年來,該技術成功地讓部分荒漠化地區的面貌發生了鉅變。2016年至今,團隊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等荒漠地區實現沙漠土壤化面積達20000畝。團隊也由此獲得了2020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易志堅教授更榮獲“2021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一代又一代的治沙人紮根沙漠,在防沙治沙之路上不斷突破,他們的奮鬥歷程值得被大衆知曉。《劍網3》在遊戲中建造了虛擬場景“落日丘”,並模擬了科研工作者們點沙成綠的過程,讓玩家們在遊戲中通過完成任務、參與遊戲活動、推進遊戲進程,親自體驗到大漠治沙的點點滴滴,一步步地瞭解和參與到沙漠土壤化的過程之中。在遊戲任務中,每一位玩家都能通過知識講解、趣味問答等環節瞭解到關於沙漠土壤化技術的更多內容,知識涵蓋荒漠化現狀、荒漠化主要治理方法種類與沙改土技術的基本情況等等。聚焦於荒漠地區的生態恢復,我們通過趣味科普在玩家心中播下了環保與科研的種子,助力荒漠地區利在千秋的可持續發展。
爲了增強生態知識科普的趣味性,激發更多年輕玩家的興趣,我們還在遊戲內發放活動參與獎勵向日葵頭套“朝露晞”與萌動太陽花表情“陽光”,昭示着每一位玩家向善向上的拳拳之心終將在每一寸土地播撒陽光,將沙漠變爲綠洲。我們可以相信,隨着越來越多年輕人關注治沙、瞭解治沙,每一份對荒漠化問題的關切,每一份對研究者的敬意,都將凝結成我們守護共同家園的努力。
協力公益,玩家捐贈點綠沙川
防沙治沙,非一夕可成之事。《劍網3》不僅希望讓更多玩家瞭解到沙漠土壤化技術,同時也希望與玩家們攜手,通過種植梭梭樹來改善阿拉善荒漠化環境問題,讓點點綠意遍染荒漠。“沙海行約”主題活動共計177萬名俠士在遊戲內親身參與到“點沙成土”的過程之中,通過任務學習生態保護的科普知識。其中七萬五千多位俠士購買了公益煙花,劍網3已將煙花銷售收入100,021元,捐贈給中國綠化基金會“10元點亮阿拉善”公益項目,用於騰格裏沙漠的梭梭樹種植項目。遊戲內的參與與付出,在現實中渲染生機綠意,內蒙古鄂爾多斯的“劍網3愛心田”以俠意作畫,聚集了每一位遊戲玩家的力量,一磚一瓦砌築抵禦荒漠化的綠色“新長城”。
荒漠治理是幾代人的課題,在助力農業發展、改善自然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希望在當地孩子們心中播下科學與希望的種子,在現實與文化土壤之上,期望孩子們與樹苗一同茁壯成長。《劍網3》聯合了西山居Xi基金及芭莎公益慈善基金,購買了全新文具、生活用品和環保科普書籍繪本,送往“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棋盤井第三小學”和“內蒙古鄂爾多斯鄂托克旗賽烏素綠苑小學”,將玩家們的善意匯聚成星海,播撒在遠方的每一寸土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一理念已經成爲全黨全社會的共識。西山居會在未來進一步發展遊戲+公益,發揮遊戲平臺的資源優勢,將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激發遊戲的向善內核與共生價值,以數字化、多元化的方式積極投身公益綠色事業,攜手共創綠色可持續未來。
編委評點:
荒漠化是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態問題。《劍網3》的“沙海行約”公益活動創新性地在遊戲內宣傳了荒漠化改造過程,並以沉浸式的趣味科普讓更多年輕人關注治沙技術,瞭解治沙人的奮鬥歷程,提高了生態治理在年輕人中的關注度。同時,《劍網3》高度利用遊戲平臺的資源優勢,協力玩家助力梭梭樹種植項目,爲實現以科技創新推動綠色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