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爲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號召,“全球消除子宮頸癌行動三週年”活動在北京等市地開展,在本次活動上,“低資源地區女性兩癌綜合防控示範項目”正式發佈。項目整體將在中西部七省30餘個地區開展試點,助力加速消除宮頸癌。
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婦幼健康司的指導下,騰訊SSV健康普惠實驗室聯合中國疾控中心婦幼中心、中國出生缺陷干預救助基金會在四川、雲南開展先行示範,並聯合北京協和醫學院專家團隊在多省市自治區探索低衛生資源地區“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綜合防控的創新模式。
該項目計劃通過三年時間試點,爲超過百萬適齡女性(9-14歲女孩、35-64歲女性)提供全面的“兩癌”預防、篩查、診治等相關醫療服務及救助;推動“兩癌”相關基層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包括醫療設備耗材的增購、婦幼醫生的能力培訓、質控體系建立等;提供綜合的數字化管理平臺,針對醫生工作痛點提供智能工具,研發並推動電子陰道鏡影像輔助診斷系統等AI技術在低資源地區的應用落地,以及聯合專家團隊、發揮騰訊產品優勢,研發智能陰道鏡交互培訓系統等,提升服務資源的可及性。
數據顯示,近20年來,我國“兩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防治形勢嚴峻。但我國有超3億35-64歲適齡婦女,每三年一輪篩查工作量巨大,經費也難以充分保障。特別是在低資源地區,受限於健康意識不足、基層能力不足、質量控制不充分、篩查經費不足等因素影響,“兩癌”的篩查覆蓋率更低。通過技術創新提升早篩早診早治的能力和效率,迫在眉睫。
2020年開始,WHO發起兩癌防控的全球呼籲,我國積極響應。在此背景下,“低資源地區女性兩癌綜合防控示範項目”的啓動,有助於提升低衛生資源地區兩癌綜合防控指標比率,提高低資源地區兩癌綜合防控工作中的信息化程度,形成低衛生資源地區宮頸癌綜合預防策略模式,助力項目覆蓋地區在2025年達到WHO及國家衛健委提出的“加速消除宮頸癌”階段性目標,適齡婦女“兩癌”篩查覆蓋率達到70%以上,早診率達到90%以上,患者規範治療管理率達到90%以上;基層綜合醫療服務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人羣”兩癌“防治意識和健康素養普遍提高。
北京協和醫學院羣醫學及公共衛生學院特聘教授喬友林在發言中提到,協和醫學院與騰訊合作,開展中國低衛生資源地區宮頸癌和乳腺癌防控的示範項目,探索適宜我國低衛生資源地區消除宮頸癌的一些經驗,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爲其他地區提供範本,我們採用了一些基層能夠使用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雲處理等等,人工智能電子陰道鏡、培訓軟件等也是我們中國將來可以向全世界輸出的非常好的產品。三年之內我們希望基層婦幼保健院服務能力得以提升,爲婦女提供常態化的健康服務。”
騰訊公司副總裁陳發奮在致辭中表示:“騰訊一直非常關注社會公益事業,提倡科技向善的理念,讓互聯網善的特性和人性的光輝在慈善方面得到弘揚。我們本着國家關注、百姓期待、公司擅長的原則開展公益事業。宮頸癌作爲目前唯一可預防可消除的癌症,國家已經制定了明確的行動計劃,但在低資源地區的落地落實依然面臨不少困難,如人羣範圍廣,組織協調能力不強,資金不足等等。我們欣喜的看到,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低資源地區女性兩癌綜合防控示範項目”計劃通過三年時間試點和驗證,帶來健康普惠、模式工具及標杆輸出多層面的社會價值,並在過程中沉澱適宜低資源地區的宮頸癌和乳腺癌綜合防控模式,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經驗,推廣到更多低資源地區,進而爲實現國家總目標提供示範經驗,助力實現在2030年中國100個地市乃至全國加速消除宮頸癌的行動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