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案例描述了微醫依託醫療人工智能開放平臺搭建數字健共體,機制創新鋪路,數智技術驅動,多元場景加持,以健康爲中心賦能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數智升級,以數字健共體爲抓手,構建中國特色的 “三醫聯動”的責任醫療組織(Accountable Care Organization, ACO)。
關鍵詞 :人工智能;責任醫療組織;數字健共體
案例正文:
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越來越多的醫療AI產品在醫療服務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醫療AI技術也在歷經專家系統、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多個階段後,被廣泛應用於疾病預測、輔助診療、影像分析、藥物研發等多個領域,成爲醫療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但與此同時,行業也逐漸發現要想推動醫療AI產品的進一步發展,必將面臨數據、場景和變現等諸多問題;即如果一家公司的AI產品不具備足夠廣泛的醫療場景,則無法獲取足夠的一線真實使用反饋進行產品的迭代更新,從而難以獲得足夠的收入和利潤以驅動企業的後續研發。這就導致當前醫療AI領域多數解決方案是針對特定任務進行單獨模型訓練,面對複雜、多元的醫療服務場景,難以真正以健康爲中心去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
針對行業痛點、難點,微醫作爲全球領先的數字健康服務平臺,將人工智能技術與系統的醫療服務場景進行深度融合,基於醫療大模型的人工智能平臺構建數字健共體,推動區域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數智化升級。
數字健共體是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爲底板,通過機制創新打造的以健康爲中心、以醫保支付爲槓桿、以健康責任制爲驅動的健康共同體。數字健共體深度整合了線上線下的醫療資源,同時聯動醫保、商保等機構,通過機制創新探索實施從按量付費到按效付費的管理模式轉變。在數字健共體提供的豐富應用場景下,微醫與浙江大學睿醫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共同研發了基於醫療大模型的睿醫人工智能平臺(Real Doctor)。睿醫平臺與其他醫療大模型不同的是,它將應用場景對準基層醫療服務,“以大模型 + RLHF(基於人類反饋的強化學習)作爲核心算法,並針對不同的場景,分別自主構造了豐富的知識庫,更加強調模型的實時學習和優化,以更好地適應複雜多變的醫療環境和需求。
通過睿醫的數智化賦能,微醫數字健共體內建設起了數智總醫院,內含數智醫療中心、數智醫藥中心、數智雲檢中心、數智健管中心和數智監管中心,爲基層醫療服務體系構建“醫、藥、檢、健、管”五項數智能力,爲醫療服務的各環節參與方賦能:數字健共體可通過應用專病AI診療系統提升基層醫生能力,引入AI檢查爲基層檢驗科賦能,採用智能審方等AI藥事服務降本增效,利用AI健管輔助健康管理師提升人效,並建立數智監管“指揮艙”實時監控健共體內醫療、醫藥、醫保的運營情況。
(圖片說明:天津市民可通過手機或電腦登錄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輕鬆便捷地獲取由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提供的各項醫療健康服務)
以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爲例,自2020年初天津微醫互聯網醫院協同全市266家基層醫療機構在天津市各主管部門的支持下建設運營以來,已通過數字化和AI技術賦能,打造了雲管理、雲服務、雲藥房、雲檢查“四朵雲”平臺,在當地實現了基層醫療服務體系管理統一、責任共擔、利益共享、服務同質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圖片說明: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慢病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正在爲簽約的糖尿病病人提供專病服務)
豐富的服務內容,也意味着數字健共體的落地,爲醫療AI的訓練和應用提供了豐富的場景和強大的數據支撐。當前,微醫已在多個省市建設運營了數字健共體,累積4億+對話數據,1.8億患者和20餘萬醫生數據,匯聚了立體的醫療、醫藥、醫保的場景及數據。基於大量數據和專家知識庫,將推動新的智能化產品落地基層,不斷迭代、豐富的數智化應用能夠強有力保障睿醫的深度學習和迭代。據統計,睿醫平臺搭載的AI健管應用,能夠輔助健康管理師的分診、導診工作,分科準確率、意圖識別準確率、推薦準確率分別達到了94.1%、95%和94.8%;從而幫助健共體服務範圍內的健康管理師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其單人管理效率提升了150%;睿醫專病AI診療系統和AI檢查落地應用後,健共體覆蓋下的基層診療方案質量提升了22%,相關檢查項目的基層年度篩查率提升了28%;AI藥事服務應用後,審方人力成本下降31%;數智監管可自動完成對醫生的工作檢查與評分,實時監控分析醫保費用情況,醫療醫保合規提升了9.6%。
數字健共體已取得可觀的運營成效、具備標準化的輸出能力,目前已在天津、山東、上海、浙江、江西五省(市)落地,並在全國十幾個省份拓展。機制創新鋪路,數智技術驅動,多元場景加持,微醫數字健共體將進一步推動醫療、醫藥、醫保等領域的數智化創新應用,提升醫療服務體系服務效率和質量,通過構建“以健康爲中心”的責任醫療組織,讓技術創新帶來的健康紅利惠及更多人。
點評:
數字健共體是一種創新的醫療服務模式,是獨具中國特色的健康解決方案。它以數字技術和平臺爲支撐,以人民健康爲中心,以普惠、均等、共享爲價值追求,致力於爲全體人民提供全面、連續、高效的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服務。這一模式的誕生,是醫療健康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體現,它打破了傳統醫療機構的界限,提高了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爲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個性化的醫療服務,患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得到切實加強。
——動脈網總編輯/合夥人 劉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