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案例描述了陽光保險立足保險保障,創新綠色保險產品供給,持續豐富綠色保險體系,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具體包括以綠色保險產品推動環境改善、應對氣候變化、助力綠色產業、支持綠色交通、保護森林碳庫、推進節能環保等。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陽光保險爲125萬次企業及個人提供綠色保險保障9.35萬億元,提供賠款支持超28億元。
關鍵詞:綠色保險;綠色保障;環境改善;風險減量
案例正文:
陽光保險積極響應新發展理念及“雙碳”轉型戰略,大力進行綠色金融探索與創新,立足於保險主業,持續研發創新綠色保險,提升綠色保險保障範圍,拓展綠色金融內涵,積極推行綠色的企業管理理念。
在推動環境改善方面,一是通過環境污染責任險爲企業提供環境污染風險保障,覆蓋水泥、化工、製藥、造紙、紡織、印染、礦業、鋼鐵等高污染行業。2022年爲1176家企業提供近15億元風險保障;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爲813家企業提供超過12億元風險保障。二是提供船舶油污責任風險保障,助力海運業管理船舶油污引起的海洋環境污染及損害賠償風險。2022年爲795艘船舶提供近37億元風險保障;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爲690艘船舶提供近34億元風險保障。
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陽光保險主動幫助企業排查氣候風險,提供自然災害風險保障服務,降低氣候變化脆弱性和暴露度。積極溝通再保市場,創新產品設計,參與承保山東、重慶等地的自然災害保險。2022年爲企業及居民家庭提供災害救助保障近4億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提供災害救助保障9.27億元,賠款支持1041萬元。
陽光保險還以科技力量踐行風險減量行動,助力企業防範氣候風險。2022年,陽光獨立設計並研發建設的基於位置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的風險管理系統“陽光天眼風險地圖平臺”正式上線,該系統融合災害、地理、氣象、保險等多學科,集合九種百億級自然災害大數據的研究成果和承保理賠業務數據,上線自然災害風險評級、強風降水風險分析、全國氣象災害預警、陽光預警精靈小程序、防災物聯網監控平臺等服務模塊,持續創新、不斷提升風險管理及服務能力,全力爲客戶安全生產、穩定經營做好風控服務。截至2023年6月末,爲客戶累計提供超過41萬次氣象災害、颱風路徑和內澇點數據等預警信息。
爲助力綠色產業發展,陽光保險通過“首臺(套)”“新材料”等專業保險產品,持續爲節能裝備製造、環境污染防治、資源循環利用等節能環保產業提供風險保障,助力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發展,積極服務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綠色清潔能源建設,積極推動綠色產業升級。2022年承保太陽能、水電和風電項目3300餘個,提供保險保障超2100億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承保項目4900餘個,提供保險保障超2367億元。
爲支持綠色交通,一是推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強與新能源主機廠的總對總合作,搭建新能源車專項理賠能力體系。2022年爲新能源汽車提供風險保障8920億元,賠付約6.8億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爲新能源汽車提供風險保障1.02萬億元,賠付約11.2億元。二是滿足人民羣衆綠色出行需求,推動發展非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險、電動自行車綜合保險等產品。2022年提供風險保障近327億元;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提供風險保障137.5億元。
爲保護森林碳庫,陽光保險推出“森林保險”,幫助中央及地方財政補貼範圍內的全國公益林和商品林增強風險抵禦能力,保護森林碳匯,緩釋火災、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病蟲草鼠害等導致的經濟損失。響應地方政府推進綠色產業體系建設、引導經濟綠色轉型的號召,創新開發“福建森林氣象指數保險”,當保險林木因在投保地理區域出現約定的氣象災害,導致保險林木經濟損失,保險人按氣象災害等級指數承擔賠償責任,爲當地林業發展及固碳增匯事業貢獻“陽光力量”。2022年,承保森林4138 萬畝,爲增強森林固碳增匯能力、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有力保障。
爲推進節能環保,今年7月,陽光保險首單綠色建築性能及建築節能能效保險落地浙江。該保單爲杭州3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30萬平方米建築提供二星級綠色建築標準風險保障,在項目竣工後,如果申請綠色建築評價標準未達到二星標準或出現偏差,按合同約定,陽光財險將提供綠色改造補償,以確保項目最終達到二星標準,助力綠色低碳目標的達成。同時,陽光還與中國建築科學院合作,作爲第三方綠色建築諮詢公司,爲客戶提供項目設計、建造、評定等各節點審查服務,爲客戶提供全流程綠色金融保障。
截至今年3季度末,陽光保險爲125萬次企業及個人提供綠色保險保障9.35萬億元,提供賠款支持超2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