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如砥、行者無疆,上海電氣爲中國製造業出海書寫“電氣方案”

摘要:作爲我國綜合裝備製造業的龍頭,上海電氣深化開展全球業務佈局和資源整合,推動集團海外事業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近年來,上海電氣以科技驅動綠色發展、品牌賦能開放共贏,着力推動品牌楊帆出海。截止目前上海電氣已在海外35國構建了145個辦事機構或分支機構,海外員工6000餘人,累計承接超百個海外項目。在不斷加強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務實合作的同時,上海電氣聚焦主責主業,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帶動一大批國內先進裝備走向國際市場,探索出了中國企業海外項目建設與管理中的“電氣方案”。

關鍵詞:中企出海;綠色低碳;世界一流

案例正文:

2023年4月,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提出要加快對外貿易創新發展,中國企業出海已成時代發展必然趨勢。愈多企業正加速從“爆款打造”向“品牌延伸”轉型,尋求品牌效應,通過打造有辨識度的品牌與消費者建立更爲緊密的聯繫和擁有更穩固的市場份額。

此外,國內市場的長期積累也成爲中國企業出海的底氣和動力。"Made in China"也正在實現從量到質的轉變,更多中國企業融入到全球產業鏈中,成爲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並向世界輸出“中國技術”“中國品牌”和“中國體驗”。儘管機遇與風險並存,但在當下,在一衆已經扎進全球藍海市場的中國企業身上可以看到,掘金海外已經進入全面競爭階段。

如此背景下,上海電氣積極開展並深化全球業務佈局和資源整合,推動集團海外事業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面對國內外市場挑戰,聚焦重點業務和產品,加強市場趨勢研究、加快國際化人才隊伍培養,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以硬核科技和綠色產品打造新的增長極,努力爭當“中國製造”品牌的海外代言人。不斷加強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務實合作的同時,聚焦主責主業,攜手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帶動一大批國內先進裝備走向國際市場,探索出了中國企業海外項目建設與管理中的“電氣方案”。

截至目前,上海電氣已在巴基斯坦、迪拜、塞爾維亞等35個國家構建了145個辦事機構或分支機構,海外員工6000多人,累計承接100多個海外項目,累計發電1.2萬億度。在2023年全球最大國際承包商排行榜中,上海電氣排名第62位,在電力工程領域高居國企第四位。上海電氣的出海歷程爲中國企業出海積累了寶貴經驗,成爲中國技術、裝備、工程“走出去”開闢嶄新領域的典範。

沿着“一帶一路”,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自1993年取得首個海外工程以來,上海電氣30年來不斷在“走出去”方面加快腳步。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上海電氣更是沿着倡議指明的方向,以新時代國之重器的擔當,在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引領下,發揮自身綜合能源裝備優勢,深入推進綠色能源領域務實合作,通過承接全球能源項目,讓高端、智能、綠色的上海電氣裝備惠及全球。

過去10年之中,上海電氣在相應“一帶一路”倡議上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落地工程項目超230個;鋪設配送電線路2000公里;創造就業崗位超過26000個;累計發電量12000億度;減少碳排放3500萬噸;創造設備連續運轉零故障記錄711天……

十年來,上海電氣一大批重大項目先行先試取得豐碩成果。在阿聯酋迪拜庫卓沙漠中的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太陽能園區內, 上海電氣總包建設的迪拜700MW光熱+250MW光伏太陽能電站EPC項目拔地而起。該項目光熱部分由100兆瓦塔式和3臺200兆瓦槽式光熱機組組成,250兆瓦光伏部分利用園區閒餘位置,實現場地應用最大化。總裝機容量達950兆瓦的迪拜700MW光熱+250MW光伏太陽能電站EPC項目,是當前全球裝機容量最大、技術標準最高、投資金額最高的光熱新能源項目。經過6年建設,該項目已陸續發電,全面建成後將爲當地30萬戶家庭提供清潔電力,並實現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60多萬噸。作爲踐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所取得的重大成果,該項目成功入選國家發改委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市場合作典型案例。

在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塔爾沙漠腹地,由上海電氣自主開發、建設、運營的塔爾能源一體化項目在荒無人煙的大漠深處創造了一片令人稱奇的“世外桃源”。塔爾能源一體化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重點推進能源合作項目,該項目包括2臺660MW高參數超臨界清潔能源項目和配套的年產780萬噸露天煤礦項目。經過8年努力,該項目於2023年3月22日成功投運,而且一經投運,就位列巴基斯坦發電排行榜第一,充分體現了上海電氣高效清潔能源裝備的先進技術水平。

迪拜和塔爾的能源項目,是上海電氣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中推進的兩個代表性項目。同樣也是上海電氣集團深入貫徹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論述精神,以高標準、可持續、惠民生爲目標,不斷擴大國際業務合作發展,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的重要成果。

秉承共商共建共享,以責任擔當跨山越海

在上海電氣的“出海”之路上,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遠超經濟範疇,這張中國高端裝備製造走出去的“金名片”,在全球多地留下過許多體現大企業責任擔當的感人故事。

烏茲別克斯坦境內近有數千居民的迷你城市——扎法拉巴德,自2021年底迎來了上海電氣的中方建設者。作爲扎法拉巴德220千伏變電站項目的總承包商,上海電氣與當地電力設計院協同設計,提供基於國際標準IEC61850數字化變電站的技術方案,應用中國方案的技術和設備,爲這個雙重內陸國組建第一座三層兩網的智能化電站。該變電站實現全站信息數字化、通訊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等功能,對改善烏茲別克斯坦東部地區電力供給將發揮重要作用。截至2023年8月上旬,該項目建設進度已超60%,項目完工後,這座佔地面積約10公頃的變電站將爲當地提供完備的電力供應,解決周邊居民用電難的問題,讓這個曾經品嚐過勝利滋味的地方收穫更多的勝利。

地中海東北角的伊斯肯德倫海灣畔,矗立着中國在土耳其投資最大的項目——胡努特魯電廠。這座由上海電氣提供發電主設備的電廠是土耳其國內首家“綠色低碳”電廠。2023年2月,剛投運不久的電廠便經歷了7.8級地震的巨大挑戰:面對共軛強震和接踵而來的數波餘震,距震中僅110公里的胡努特魯電廠卻正常運轉,源源不斷地爲震區通訊、實施搜救提供重要的電力保障,這一切的背後都源於上海電氣未雨綢繆的硬核技術支撐。歷經強震浩劫的胡努特魯電廠不僅是讓世界各國充分看到了中國能源裝備製造領域的實力,以及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態度和決心,同時也是中國建設者們用智慧在地中海沿岸打造的另一顆璀璨明珠,用光亮爲更多家庭帶去希望的光芒。

在“出海”之路上,上海電氣始終將踐行社會責任作爲風向標,爲增進所在國人民福祉、促進可持續發展帶去中國方案,注入新動能。在開展海外項目建設中,由點到面推進國際化社區建設。從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及公益活動,到創造就業機會,再到文化互學互鑑、融合創新,上海電氣爲“中企出海”樹立了良好的形象標杆。

深化海外產業佈局,爭創世界一流

近年來,始終堅持開放協同、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深化開展全球業務佈局和資源整合,加快設備、產能、資本“走出去”步伐,推動集團海外事業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在開放中尋求更大機遇,在合作中提高能力和水平,在共贏中實現可持續發展,努力爭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領頭羊、“中國製造”品牌的海外代言人。

位於歐洲的寶爾捷自動化有限公司、內德史羅夫控股集團、海立馬瑞利控股有限公司*西班牙工廠等企業均爲上海電氣海外企業。

在德國的寶爾捷工廠,致力於爲全球航空業提供全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全球航空工業領域第一梯隊,寶爾捷爲空客、波音、俄聯航等公司提供機身結構件加工及裝配全自動化整體解決方案,爲上飛、西飛提供了C919中機身整體自動化裝配系統解決方案,爲昌飛提供了C919襟翼裝配系統解決方案。

內德史羅夫控股集團,對歐洲乃至全球汽車製造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內德史羅夫持續聚焦重點業務和產品,深耕中國市場,深化與其他業務板塊之間的協同,加強市場趨勢研究,順應綠色化、低碳化發展趨勢,牢牢抓住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和航空市場復甦的歷史機遇,加快產品轉型步伐,持續改善盈利及流動性,牢牢保持歐洲汽車緊固件第一梯隊的市場地位。

立志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上海電氣,近年來沿着“一帶一路”的印跡,已從原先的東南亞不斷向中東、歐洲等地延伸,與此對應的是,上海電氣通過一系列跨國併購,包括多起對歐洲企業的整合,越來越走向產業鏈、技術鏈高端。當前,上海電氣正不斷通過全球化的項目承接和資源整合,努力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創新發展之路,讓高端、智能、綠色的上海電氣裝備惠及全球。

點評(以上海電氣塔爾能源一體化項目爲代表)

上海電氣在塔爾煤田一區塊取得的成功是“中巴經濟走廊”旗下又一重要成果。該項目將荒蕪貧瘠的沙漠變成了具備產業化、現代化基礎設施的發展沃土。這裏生產的電力將輸送到巴基斯坦各地,爲巴基斯坦的社會經濟提供巨大推動力,爲整個國家節省因能源進口而造成的數十億外匯支出。希望“中巴經濟走廊”不斷取得發展,爲巴基斯坦創造更大的榮景。

——巴基斯坦總理 夏巴茲·謝里夫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