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由《中國慈善家》雜誌和社交媒體平臺微博共同主辦的“中國慈善家·微博”2023年度慈善盛典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圓滿落幕!莫言、梁曉聲、韓美林、王石、萬茜、奚志農等衆多熱心公益的工商、文體、行業各界人士出席活動,包括公益年度人物、年度影響力慈善、年度公益星力量等在內的多個獎項正式揭曉。...
本報北京1月9日電(記者孫秀豔)記者從9日在京召開的全國醫療保障工作會議上獲悉:近年來,國家醫保局推動醫保目錄持續優化,今年元旦開始實施的新版目錄內藥品新增126種,總數達3088種。2023年協議期內談判藥惠及羣衆購藥超2.1億人次,疊加降價和醫保報銷,爲患者減負超2000億元。2023...
近日,由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聯合編制的“企業綠色低碳領先指數”首期成果在2023中國品牌論壇上正式發佈。據介紹,“企業綠色低碳領先指數”將爲企業提供衡量全方位綠色轉型發展的參考。指數重點關注企業發展狀況和轉型進展,基於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結合數據權威性...
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牙叉五隊的五里路有機茶園裏,趁着日頭不高,村民們加緊採摘越冬後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我們正在趕製第一批早春茶。”五里路茶葉專業合作社總經理符小芳說,“合作社有209戶茶農、600多畝茶園,種的全是有機茶,畝產值超4萬元。相較一年前,種植面積足足翻了一番。”2022...
1月5日上午,四川省2024年河湖長制進鄉鎮(黃龍溪鎮)宣貫第4號省總河長令暨雙流區第二屆冬日迎新親水體驗活動在黃龍溪古鎮老碼頭舉行。90餘名“泳”敢者齊聚錦江黃龍溪畔“泳”往直前,碧水翻湧肆意享受着冬泳的激情與快樂。當天,黃龍溪古鎮老碼頭熱鬧非凡,主題攝影展、水上表演、府河號子的精彩表演展示...
本報蘭州1月8日電(記者銀燕)據甘肅省檢察院公佈的數據顯示,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全省檢察機關共決定給予國家司法救助950件1312人,發放救助金額達2582萬餘元。甘肅全省具有司法救助職能的105個檢察院實現辦理司法救助案件全覆蓋。在具體救助對象方面,甘肅省檢察機關針對多個羣體展...
環衛工人張建娜【故事】張建娜在北京三里屯使館區負責清掃工作。一次一位外國友人求助,她因語言不通手足無措。爲了更好服務,40歲的她下定決心學好英語。沒有老師輔導,就跟着孩子學;沒有固定學習時間,就利用碎片時間寸積銖累。經過近10年的堅持,她已攢下十幾本筆記,可以用英語與外國人進行無障礙交流。...
不斷改革完善相關規則,推動效果更好、質量更優、價格更爲適宜的創新藥品早日進醫保“脣槍舌劍”“反覆議價”“錙銖必較”……每年的國家醫保目錄調整,都需要經過談判與競價環節。談判桌前,爲了讓患者用上更多高性價比的藥品,確保醫保基金的每一分錢花得更值,“靈魂砍價”已成常態。前不久,新版國家醫保藥...
生態質量監測是客觀準確掌握區域生態狀況、科學實施生態保護修復及成效評估的基礎。生態環境部聯閤中國科學院印發了《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我國將組建生態質量監測網絡,並確定雲南西雙版納站(森林)、江蘇常州平原水網站(溼地)等55個站點爲第一批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
夜幕降臨,數千名薩爾瓦多民衆彙集於首都聖薩爾瓦多市中心地帶,等待薩爾瓦多國家圖書館竣工移交點亮儀式的舉行。隨着圖書館外立面上的點點“星光”、燈帶以及圖書館標誌相繼點亮,人羣中爆發出一陣陣掌聲和歡呼聲。作爲中薩兩國建交後首個交付的援建成套項目,薩爾瓦多國家圖書館不久前正式啓用。“中方援建的...
12月23日至24日,由新世界中國攜手偉博基金會舉辦的第四屆奇妙星空市集暨童·愛新年音樂會2024在廣州白雲區雲裏戶外廣場舉辦。本次活動吸引了社區居民及周邊學校師生、社會各界創新團隊及愛心人士參與其中,透過一系列有趣且有意義的互動體驗,激活在地社區活力,挖掘商業賦能、公益精神和社區文化等多...
浙江衢州衢江區黃壇口鄉,中心小學門口光景依舊。被大夥親切稱爲“早餐奶奶”的毛師花老人,在去年底離開了我們,享年90歲。“小學6年我都在喫毛奶奶的早餐,上班後還惦記她做的糯米粿,如今再也喫不到了。”聽聞“早餐奶奶”離世,不少市民特意回到熟悉的地方,言語間滿是不捨。“有次快收攤了我纔去,奶奶...
本報廣州1月7日電(記者李縱)近日,廣東省湛江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湛江市紅樹林溼地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經廣東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批准,將於1月10日起施行。《條例》共有20條,對立法目的及依據、適用範圍、政府及部門職責、輿論監督、扶持獎勵等作出...
隨着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中國特色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成,我國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越織越牢,保障政策日趨精細化、精準化。近年來,各地積極開展社會救助改革創新。其中,在提高救助精準度與效率等方面,探索出建立困難家庭動態監測預警機制、建立社會救助誠信服務體系等好做法。推進信息化建設,救助更精準“周...
本報北京1月3日電(記者常欽)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我國牢牢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圍繞“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實施全國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總體規劃。組織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完成治理面積8000萬畝,“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