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鋼鐵、水泥、石化、油田、煤礦、交通運輸……當你在享有這些能源基礎設施帶來的生活便利、經濟發展時,是否想過,它們每天也在排放着大量的溫室氣體和大氣污染物,深刻影響着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當前人類一半以上的能源來自從地殼深處提取的化石燃料,化石燃料體系已經深深地植根於社會之中。現有的能源...
開展公益活動,呵護動植物,保護環境,推廣可再生能源和技術……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企業積極履行環境責任,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深耕綠色市場,自覺保護、改善周邊生態環境,助力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增殖放流保護瀕危物種本報記者朱東君諾貝託·維安納是一名生物專家,在中國三峽(巴西)有限公司(以下簡...
本報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鄧暉從清華大學獲悉,20日,全球首座球牀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首次併網發電,這是全球首個併網發電的第四代高溫氣冷堆核電項目,標誌着在該領域我國成爲世界核電技術的領跑者。“這意味着,反應堆已經可以輸出足夠的核功率,使主蒸汽參數和流量...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題:“硬核”力量,我國核電產業迎來發展新機遇新華社記者高敬、魏一駿2021年12月15日,秦山核電站迎來安全發電30年。時光回溯到1991年12月15日,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核電站——秦山核電站併網發電,結束了我國大陸無核電的歷史。我國成爲世界上第七個能夠自行...
《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12月14日發佈,出臺16條舉措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包括紮實推進能源安全保供、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穩價、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促進重大項目落地見效、釋放重點領域消費潛力、提高外資利用水平...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記者劉詩平)12月12日是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7週年。記者從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瞭解到,南水北調工程全面通水7年來,已累計向北方調水近500億立方米,受益人口達1.4億人,4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經濟發展格局因調水得到優化。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12...
第三屆中俄能源商務論壇日前以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北京和莫斯科兩地舉行。習近平主席向論壇致賀信指出,雙方能源合作的顯著成績詮釋了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廣闊發展潛力。中方願同俄方一道努力,打造更加緊密的能源合作伙伴關係,共同維護能源安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題:政策頻出,技術突破——從清潔能源發展看中國經濟底氣新華社記者戴小河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我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重大項目建設捷報頻傳。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電解水制氫、核能熱電聯產、地熱供暖等清潔能源應用穩步推進,清潔能源領域新技術、新...
山東海陽告別燃煤取暖,用“清潔電”產出“清潔熱”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是如何實現的?11月9日,國家電投“暖核一號”——國家能源核能供熱商用示範工程二期450萬平方米項目在山東海陽正式投運。今年冬天,該市新老城區全面採用核能供熱,海陽也成爲全國首座“零碳”供暖城市。燃煤取暖是北方城市最主要...
青海具有優越的清潔能源發展稟賦。今年以來,青海電網新能源日發電出力5次突破千萬千瓦大關,日發電量5次創新高。前10個月,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達到2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6.4%,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在“雙碳”背景下,國網青海電力紮實落實國家電網“雙碳”行動方案,通過電網建設、技術引領、機制創新,積...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爲山東濟寧最大的熱源企業,華能運河電廠切實發揮央企在保障當地社會民生中的“頂樑柱”作用,加班加點完成4臺供熱機組的檢修和改造,實現綜合供熱能力2300萬平方米。圖爲11月5日,華能運河電廠技術人員對供熱機組進行巡檢。近期,北方地區陸續進入供暖季。今冬明春電力和煤炭等能源...
牟思南中國的“雙碳”目標展現了大國擔當,也爲能源管理和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作爲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施耐德電氣是率先把低碳發展和數字化融合在一起並帶入中國產業鏈的跨國企業之一。今年進博會,其展臺綠意滿滿,將科技展示與互動裝置相結合,盡顯零碳未來的魅力。環球網能...
近日,我國迎來強降溫寒潮天氣,部分地區出現大風、暴雪等惡劣天氣,有人直呼“一夜入冬”“初雪很美,但凍哭了”。面對“斷崖式”降溫,我國能源供需形勢如何,今冬明春民生用能是否有保障?全國煤炭產量創歷史新高受寒潮天氣等因素影響,11月6日全國煤炭產量跌破1100萬噸。對此,山西、陝西、內蒙古等煤炭...
央廣網北京11月11日消息(記者郭淼)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我國能源保供工作持續推進。目前全國煤炭供需形勢明顯好轉,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平穩。在我國煤炭主產地之一陝西,陝煤集團黃陵礦業公司二號煤礦的綜採工作面,各類大型機械設備正在緊張工作。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最...
新華社太原11月11日電(記者梁曉飛、許雄)加快釋放煤炭產能,不斷提升外送電規模,大力推進煤層氣增產……面對多年罕見的能源緊張,能源大省山西煤、電、氣協同發力,全力以赴保供應。據有關部門預計,今年山西煤炭產量有望突破12億噸,12月份山西外送電能力將超過900萬千瓦,今冬明春煤層氣產量將達4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