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粉絲網紅墊底辣孩翻車了?簡單介紹一下,墊底辣孩今年19歲,在多個社交平臺上靠變裝視頻走紅,利用變裝前後的極大反差感營造一種視覺衝擊,因此吸引了不少粉絲。僅在某短視頻平臺上,他的粉絲數就高達千萬以上。9月17日,墊底辣孩又拍攝一組古風變裝視頻。他將照片同步發佈到了微博,配文“打的贏的,...
戲曲文化綜藝《最美中國戲》第二季正在北京衛視播出,節目從打破欣賞門檻這一製作難點入手,帶領觀衆穿越古今去了解傳統文化,用一種深入淺出、生動有趣、更易被大衆接受的方式來展現中國戲曲的魅力。《最美中國戲》是一檔戶外園林真人秀和戲曲實景創演秀相結合的戲曲文化體驗節目,去年在北京衛視播出第一季後...
《唐朝詭事錄》由郭靖宇監製,魏風華原著及編劇,柏杉總導演,楊旭文、楊志剛領銜主演,郜思雯、陳創、石悅安鑫、孫雪寧主演的志怪單元探案劇。9月22日,該劇正式官宣定檔9月27日播出。該劇改編自作家魏風華同名原著,講述了在繁華的大唐盛世之下發生的一系列奇聞異事,長安金吾衛中郎將盧凌風將與狄公親傳...
今年6月底,北京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開啓試運營。大華城市表演藝術中心的前身是始建於1926年的大華電影院,有着近百年悠久歷史,是許多北京人心中的文化地標。如今,改建後的“大華”不再是單一的文化場館,而是一座擁有歌劇廳、戲劇場、環形劇場、實驗劇場、天空劇場、音樂廳6個演出空間和10餘個排練廳、一...
歷代崑曲人所做的努力,便是在小心翼翼守護崑曲的過程中,不斷精進對它的理解;在符合藝術規律的基礎上,加入每一代人的創造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2年戲曲百戲盛典在崑山舉辦,崑劇現代戲《瞿秋白》作爲開幕大戲上演。這是江蘇省崑劇院近年來創排的第三部崑劇現代戲,回望創作路,感慨和收穫...
對勞動內容的書寫和勞動精神的頌揚,始終是文藝作品的重要內容。隨着科技進步、經濟轉型與文明發展,勞動的內涵、形式與主體逐漸發生改變,這也反映在文藝作品上,尤其是能夠敏銳洞察社會發展趨勢並快速表現在創作上的網絡劇片領域。網絡電影《草原上的薩日朗》《金山上的樹葉》《春來怒江》《藏草青青》《毛驢...
夏末秋初,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文藝節目中心策劃推出的《這Young的夏天——2022夏日歌會》播出,直播累計觀看量3223.2萬次,全網話題閱讀量超過16.87億次,視頻累計觀看量超過1.38億次,收穫了不俗的傳播效果。作爲一檔以青春爲主題的歌會,該節目的主持人和衆多實力唱將共同演繹從20世紀八九十年...
昨天,北京國際音樂節在啓皓大廈舉辦媒體通氣會。現場,北京國際音樂節創始人、藝術委員會主席餘隆宣佈因疫情影響,第25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延期舉辦,但25週年慶祝與紀念活動仍將上演。9月24日,餘隆將攜手中國愛樂樂團,與著名音樂家吳彤、趙聰、陸軼文、賀茗、方瓊、戴亞共同登臺,奏響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交...
卸下華麗妝容,短髮眼鏡上陣,譚維維和喻越越分別在前昨兩晚亮相上海保利大劇院,用她們的燃情演繹致敬“七一勳章”獲得者張桂梅。音樂劇《綻放》以張桂梅爲原型,講述了她從一個普通支教女青年,成長爲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校長,克服了缺少經費、曲解難辯、老師出走、身體疾病、學生叛逆等種種困難,最終幫助...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前晚,在學生們的深情演繹下,越劇“王派”創始人王文娟生前最後創作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拉開了“天上掉下個林妹妹”——紀念越劇宗師王文娟專場演出的序幕。全國30餘位“王派”嫡傳弟子和再傳弟子相聚在宛平劇院,爲滬上觀衆帶來包括《投軍別窯》《白毛女》《...
近日,楊冪出席活動造型曝光。...
近日,工作室曬出一組Angelababy的新造型寫真。...
編劇、導演精益求精,老中青三代演員苦練基本功,用心用情用力創作,最終纔能夠呈現給觀衆一部深邃、震撼、精彩的作品得知陝西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主角》榮獲第十七屆文華獎時,我們劇組正在上海演出。在上海演出期間的一天傍晚,受颱風“梅花”影響,劇場外大雨傾盆,我們一度考慮暫停演出。但晚上6點半,票...
民爲國基,谷爲民命。中國用不足全球9%的土地,實現了約佔世界1/4的糧食產量,養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這既是中國人民自己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是爲世界糧食安全作出的重大貢獻。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自然資源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聯合攝製的大型系列紀錄片《端牢中國飯碗》在總檯綜合頻道播...
槍來棍往,白刃相接,驚風急雨四十載,花槍獨挑負心郎……河北梆子《對花槍》日前在長安大戲院首演。當晚,青年演員們齊亮相,一展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新生代風采,將這部經典劇目奉獻給期待已久的戲迷觀衆。1980年,京劇名家鄭子茹憑藉《對花槍》一劇開創了老旦扎大靠、穿厚底、拿槍下場的先河,“文武老旦”行當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