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裏的中國》第二季目前正在央視熱播。在延續第一季“文化訪談+戲劇+影視化”表達方式的基礎上,節目在敘事方法、表達手段及舞美呈現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升級。《典籍裏的中國》節目以中國流傳千古的典籍作爲內容切入口,通過創新的舞臺演繹形式,將晦澀難懂的典籍以可視化的生動影像呈現給大衆,讓書寫在典...
“實景劇本+沉浸式體驗”戲劇的出現,不僅能讓觀衆參與演繹、推理劇情,更能讓他們在與劇情實際結合的場景中產生更強烈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從而獲得“休閒娛樂+戲劇表演”的多重體驗。今年1月,在天津萬象城“開業”的開心麻花《瘋狂理髮店》,就是集互動喜劇、懸疑探案、沉浸式演出及“喜剪吹”體驗等多種元...
記者從天津大劇院獲悉,爲津門觀衆所喜愛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6月將再蒞天津,用舞臺藝術重現宋代美學,爲觀衆再次開啓沉浸式賞畫體驗。昨天,三場演出已開票。《只此青綠》以詩劇爲載體,帶領觀衆跟隨一名現代故宮研究員展卷人,走過一個個唯美篇章,令觀衆在富有傳奇色彩的舞蹈語彙...
隨着紀錄片《樣式雷》在央視紀錄片頻道熱播,這個神祕家族再一次受到人們的關注。樣式雷已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電視屏幕上,2018年《國家寶藏》播出後,天津大學建築學院潛心研究樣式雷圖檔40年的王其亨教授及團隊便走入了公衆視野。師從王其亨教授、從事清代樣式雷世家研究並留校任教的何蓓潔老師介紹,《國...
近年來,越來越多亮眼的“她”活躍熒屏,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在電影、電視劇、綜藝領域,以新時代女性爲主體的“她題材”成爲一股重要的創作力量,映照出繽紛多元的“她時代”。“她題材”展現“不被定義的美”近期,“她題材”電視劇持續受到追捧,得益於所選題材貼近生活,多元化聚焦新時代女性成長,展現新...
8日,好萊塢動作驚悚片《逃出白堊紀》宣佈定檔3月31日,定檔預告及海報也同步曝光。影片由《寂靜之地》編劇團隊打造,《蜘蛛俠》系列電影導演山姆·雷米擔任製片人,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演員亞當·德賴弗領銜主演。在執行星際航行任務時,指揮官米爾斯駕駛的飛船意外墜毀,而同行的船員中,僅有小女孩寇婭一人倖存...
日前,奇幻動作冒險大片《龍與地下城:俠盜榮耀》發佈終極預告,五大職業勇士踏上冒險征程,巨龍出擊,怪物來襲,最強反派狂放大招!闖關打怪之旅不僅嗨點頻出,更有爆笑囧事接連上演。此外,“激情開戰”版人物海報釋出,正邪雙方蓄勢待發,大戰即將開啓!預告片一開始,便將緊張刺激的氛圍瞬間拉滿。冒險小隊...
核心閱讀《臘梅迎香》創排期間,從藝十餘載的演員鄭涵月多次隨團深入麻懷村,去過數十個扶貧點,走訪了數百名幹部羣衆。當地村民和院團的演員們越來越熟悉,不住感嘆:“我們麻懷村是你們的第二故鄉咯!”演員從黔劇經典唱段唱到新創作品,觀衆也大着膽子跟唱、學唱,甚至有剛學會走路的孩子蹣跚走到臺口,想要...
該劇用舞蹈語彙呈現黑白版畫作品,將版畫硬朗堅挺的線條筆觸與民間舞的氣韻風格相結合,通過動態舞姿讓版畫“流動”起來,彰顯了革命浪漫主義情懷作爲首屆“大戲看北京”展演季的開幕演出,原創舞蹈詩劇《楊家嶺的春天》近日在線上展播。該劇以陝北延安木刻版畫爲敘事線索,回望80多年前藝術家們深入生活紮根...
日前,“江海門戶青春之城——非遺裏的椒江”中央媒體採訪活動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舉行。從台州市非遺館的非遺展品到葭沚老街沉浸式演藝,採訪團體驗多彩非遺,感受“非遺裏的椒江”。非遺的傳承發展離不開學、授、用、產、研等方面的系統性保護。以台州亂彈爲例,近年來,台州亂彈劇團不斷自我革新,創編新時...
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格調清新,情感暖心。它通過田園風的唯美畫面,講述了一個溫暖治癒的故事。在當下流行的電視劇創作中,我們常會發現一些基本元素的配備,例如:強情節、快節奏、多反轉,等等。它們幾乎成爲創作規則,好像電視劇要給觀衆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須具備這些。《去有風的地方》情節不強,節奏不...
聚焦核工業題材的電視劇《許你萬家燈火》正在央視一套播出,該劇以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誕生過程爲創作題材,講述了幾代核工業人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中國擁有自己的世界一流核電站”的強國夢故事。對普通觀衆而言,陌生的工業題材看起來容易生澀枯燥,《許你萬家燈火》在敘事策...
3月5日至3月11日,北京衛視開展“永不磨滅的信仰——主題網絡電影展映”,陸續播出6部優秀網絡電影作品,包括《勇士連》《狙擊英雄》《浴血無名川》《特級英雄黃繼光》《排爆手》《倖存者1937》,這也是網絡電影首登衛視黃金檔。今晚,北京衛視將播出網絡電影《浴血無名川》,該片由李東學主演,講述了一場赴...
3月9日—12日,在觀衆的翹首期盼中,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指導,江蘇大劇院出品,南京民族樂團聯合出品的原創民族舞劇《紅樓夢》將於南京再度起舞,由此掀開2023年全國巡演的序幕。此番已是這部舞劇的第四輪全國巡演,但觀衆熱情依舊不減,所到之處均是一票難求,儼然成爲了演出行業的“爆款”。舞劇《紅樓...
近日,伴隨滬語訓練營從天平路遷入汾陽路150號上海滬劇院,越來越多孩子在此匯聚,唱響鄉音申曲。2014年,上海滬劇院開啓滬劇新星養成計劃,聚焦4歲至12歲少年兒童,舉辦學說滬語、學唱滬劇系列訓練營,希望讓滬劇在青少年中“出圈”。在滬語訓練營中,孩子們通過唱腔和身段訓練學習上海話,浸潤在傳統戲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