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
椰風海韻,暖陽金沙;萬商雲集,機遇無限。
4月13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消博會是我國唯一以消費爲主題的國家級展會。本屆消博會是開年以來我國舉辦的首場重大國際性展會,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餘家企業、4100餘個品牌參展。
本屆消博會延續“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主題,參展國家、企業數量均超過上屆,將圍繞國際精品、國貨潮品、綠色消費、智能消費、首發經濟、低空經濟等消費新增長點,不斷激發消費潛力。
同時,第五屆消博會期間將開展系列擴消費活動,推動活動與展會雙向賦能。其中,標誌性擴消費活動品牌“購在中國”與本屆消博會同步啓動。一系列首發經濟、精品購物、精緻美食、精彩旅遊、精美展演等活動將在全國開展。
“與中國消費者共赴美好未來”
嘗一嘗英國茶,瞧一瞧英國傳統制鞋工藝,再寄一張英倫明信片……開展首日,觀衆在主賓國英國館展臺前沉浸式體驗英倫風情。本屆消博會上,英國參展面積超1300平方米,參展品牌數量達53個,約爲上屆的兩倍,涵蓋美妝個護、英倫時尚、健康消費、生活方式與運動戶外等五大領域,爲中國消費者解鎖“從品質傳承到科學創新”的全場景體驗。
“我們看好消博會作爲英國公司同中國企業、投資者以及消費者建立聯繫的重要平臺。很榮幸成爲今年消博會的主賓國,我們期待英國企業能在本屆消博會上找到更多商業機會。”英國國家館館長沈潔思表示,圍繞“英倫匠心在海南”主題,英國國家館匯聚27家參展企業和機構代表,展示逾百件英國品牌展品,有的參展品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
“這樣的貿易,開啓繁榮之門”——英國館LED大屏幕上的這句話,同樣代表着各國參展企業的心聲。
除主賓國英國外,法國、瑞士、愛爾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消博老友”繼續組織優質消費企業和產品參展,“新朋友”斯洛伐克首次以國家館形式亮相,巴西聖保羅州、韓國濟州道首次組織地區館參展,還有多家新加坡企業首次“組團”參加消博會。
“我很高興看到近年來中法雙邊貿易持續加強。促進貿易進一步均衡發展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法國駐廣州總領事福希瑋在法國館開館儀式上表示,本屆消博會上有超過100家法國品牌參展,充分印證了中國市場對法國企業的重要性。
今年的法國國家館以巴黎大皇宮爲設計靈感,爲消費者打造沉浸式的法國工藝之旅。“消博會不僅是產品展示窗口,更是文化共鳴的磁場。”法國精品酒莊聯盟中國區負責人拉邁爾·弗朗索瓦表示,本屆消博會上聯盟將以更創新的體驗形式,讓中國消費者在品味美酒的同時感受法國文化。
“消博會作爲全球消費精品展示交易平臺,已成爲品牌觸達中國消費者的重要渠道。”瑞士品牌WELEDA(維蕾德)高級市場部經理丘曉媛表示,面對中國消費者對可持續護理產品的需求,維蕾德深切感受到市場潛力,將持續引入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天然護理方案。“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帶來更多天然有機新品,與中國消費者共赴綠色可持續的美好未來。”
“相信今年也將收穫累累碩果”
面對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之勢,中國一再重申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表明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的決心。如今,海南自由貿易港正加快建設成爲引領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賦予海南建設國際旅遊消費中心的新使命,並提出舉辦消博會。今年是消博會舉辦的第5年,也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消博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疊加,有效帶動海南免稅購物、住宿餐飲、文娛旅遊、體育健康等商旅文體健消費場景融合創新發展。消博會,正逐漸成爲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一張亮麗名片。
自消博會舉辦以來,泰國天絲集團每屆必到。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認爲,消博會讓天絲集團得以更加深刻地瞭解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消費新趨勢,並近距離了解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爲集團拓展在華業務提供了決策參考。“期待通過消博會這一平臺,爲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多創新產品。”
“我們通過消博會成功對接並落地了多個項目,希望藉助消博會這一平臺,進一步拓寬海南市場,利用海南自貿港的政策優勢打開更大的國際市場。”澳大利亞羊駝製品品牌INJOI中國公司首席執行官張雲全說。作爲已經連續參加了4屆消博會的“老朋友”,INJOI攜更多精美羊駝製品亮相本屆消博會,並在現場設置羊駝、猛獁象等造型的玩偶產品,供觀展羣衆參觀打卡。
5年來,越來越多企業乘着消博會的東風,感受到中國持續釋放的消費紅利,這也讓不少參展商轉變身份,成爲紮根中國市場的投資商。連續4年赴約的加拿大艾納詩深睡小屋便是其中之一。在參加首屆消博會後,該公司很快入駐海口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設立了研發生產中心,着手產品本地化生產,以海南爲起點,輻射全中國乃至全球。憑藉海南自貿港的稅收優惠政策,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顯著提升。“作爲‘全勤生’,我們深切感受到消博會與海南自貿港的紅利,相信今年我們也將收穫累累碩果。”艾納詩負責人稱。
打破壁壘,而非築起高牆;共享發展,而非獨善其身。海風習習,新的開放機遇正從海口吹向全球。
(本報海口4月13日電 本報記者 張斐曄 阮紫嫣 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