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失不斷攀升 英偉達、AMD紛紛呼籲不能錯失中國市場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道】就在AMD因美國出口管制而計入8億美元庫存費用,並預計2025年總損失達15億美元后的第二天,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蘇姿豐表示,必須在出口管制與技術應用方面取得平衡。她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市場,爲美國企業帶來巨大的機遇。

蘇姿豐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我們應該在出口管制與技術應用之間取得平衡。這對美國經濟中的就業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當地時間5月6日,AMD公佈了超出市場預期的2025財年第一季財報,同時第二季的財測也超出了市場預期。不過,由於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影響,AMD預計二季度將損失8億美元,2025年將損失15億美元。

今年4月,美國針對英偉達H20、AMD MI308芯片等實施了新一輪的出口管制,使得這些芯片對中國等地區出口受限。

基於此,AMD 預計 2025 年第二季度營收約爲 74 億美元,上下浮動 3 億美元。Non-GAAP毛利率預計爲 43%,其中含約 8 億美元的庫存及相關儲備費用,這些費用是由於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而產生的。不計入此項費用,Non-GAAP 毛利率約爲 54%。

AMD首席財務官胡錦(Jean Hu)在財報業績電話會上表示,由於4月的新一輪出口限制,AMD的2025年營收預計減少15億美元。

AMD CEO 蘇姿豐進一步指出,美國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措施的大部分影響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顯現。

就在上週,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表示,中國是一個非常大的人工智能市場,再過兩到三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可能會達到500億美元,錯失這個市場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損失;美國必須認識到,在人工智能競賽中,美國並不是唯一的國家。

AMD 在人工智能市場的規模遠小於英偉達,因此不會像英偉達一樣受到更加嚴重的影響。儘管如此,AMD 被認爲是成爲人工智能巨頭的有力競爭者,因此它顯然會受到出口管制政策的影響。

隨着半導體企業開始披露財報,投資者對人工智能市場的憂慮加深。在本週,芯片製造商 Marvell 和服務器製造商 Super Micro 的財報表現均令投資者失望。Marvell 以經濟不確定性爲由,將原定的投資者日推遲至 2026 年晚些時候;Super Micro 則下調了 2025 年的營收預期,這加劇了人們對其在人工智能市場地位的擔憂。(勃潺)



Scroll to Top